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亲

什么还要让我减税。

听了鲁哀公的话,有若便说,鲁公您别急,您听我说,于是便对鲁哀公说了上面的那句话:“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意思是,百姓有钱了,君主还能没钱花吗?百姓若是没钱,君主的钱又能上哪去淘换呢?

这其实是一个财政赋税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以古喻今的现实问题。

云舒老爹能出这个题目,说明他虽然在野,但没少研究大明此时的赋税问题,而且似乎对于万历皇帝敛财的行为持反对态度。

而卢飏关注大明财政赋税制度,自然也对论语中涉及财税制度的句子多有研究,对于题目中有若的观点,卢飏总结起来其实是先秦时期传统的轻徭薄赋的财政制度的一种体现。

在春秋那个国家统治力和组织力薄弱的社会制度下,这种观点很有现实意义,而且一直到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过对于卢飏这种受过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洗礼的人,自然对于一国的财税制度要有更深的认识。

时人对于财税的理解也就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节”上就差不多了,但是卢飏自然对一国财税赋予了更多的职能,比如单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个理念便领先了明人几百年。

更旷论财税的降低贫富差距、调节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等等职能。

这些观点随便拿出一条来,都能让考官眼前一亮,特别是能让朝廷的当权者眼前一亮,直呼大才。

卢飏有后世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妥妥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也是卢飏得以在晚明搞事情的依靠所在。

因为每日的训练,云舒老爹刚说完题目,卢飏脑子里已然有了破题之策,只是这是在云家,卢飏觉得自己得给云仁忠一点面子。

正所谓孩子是自己的好,再公正无私的长者,也不喜欢别人家的孩子衬的自家孩子跟白痴一般。

云舒老爹出的这道题,是一道标准的四书题,而且也没有截搭,相对来说算是简单的了,不过简单的题目,若想答出花来却也很难。

果不其然,见卢飏久久未做答,云仁忠便拔得头筹,先起身颂道。

“仁者爱人,恤民之疾苦也,轻徭薄赋,藏富于民,乃国之本也。”

云仁忠说完,卢飏便见云舒的老爹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公正的讲,云仁忠的这个破题还算不错,首先点出了全篇的宗旨:轻徭薄赋。另外,还说出了孟子的仁者爱人的观点,也算是不错了。

不过这样的破题,若是在延庆这样的穷乡僻壤,应该算是出彩了,毕竟延庆就没几个秀才,教授学生制艺的老师一般也是秀才,云仁忠能够从中出挑,也完全得益于家中有进士举人的指导。

不想错过《大明之风起青苹》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