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上班

的事,所以如今翰林院的人大部分的工作就是整理典籍,而且还是没有时限的那种,干多干少全凭自觉。

一听这个,卢飏觉得甚是开心,他上一辈子就想要这样一份工作。

老钱随后又问了卢飏的家庭情况,得知卢飏出自贫寒农家后,眉头便有些皱。

看了看卢飏,随后还是欲言又止的说道:“咱翰林院啥都好,就一点不好,少卿以后的日子可要清苦些了。”

老钱虽然说得不明白,但是卢飏却是听明白了啥意思。

翰林院是清水衙门,平常也没啥油水,所以家境不好的同僚,日子便要清苦一些了。

不过卢飏不存在这个问题,如今他名下的水泥和建筑产业已经在京师铺开了,他还是不缺钱的。

从分管领导屋子里出来,周延儒又领着卢飏回到偏殿,这便是他们的公事房了,公事房是三间偏殿打通的,里面此时还坐着两个人,几人又互相认识了一下。

在卢飏来之前,周延儒是这个屋子里官职最高的,其余两人一个是万历四十四年的状元,名叫钱士升,还是从六品的修撰。

对于钱士升,卢飏没什么印象,好像也当过崇祯朝的内阁大学士,不过崇祯朝一共有五十多个内阁大学士呢,卢飏有印象的也就是周延儒、温体仁什么的。

不过另外一个人的名字,卢飏则是如雷贯耳了,当那人报出自己的名字后,卢飏心中一个哆嗦,因为那人名字叫崔呈秀。

‘阉党?五虎?’

在原本的历史上,崔呈秀是阉党骨干,五虎之一,干到了兵部尚书,不过现在魏公公还卧着呢,崔呈秀也只是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崔呈秀与周延儒是同年,不过是个三甲进士,后来考中庶吉士,三年后散馆,也不知怎么运作的便留在了翰林院。

等卢飏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眼前的另外三人,半天没缓过神来,心道:这屋子还真是卧虎藏龙。

若是历史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行,这屋子中的三人将会产生一个内阁首辅,一个内阁大学士,一个兵部尚书,

都说翰林院清贵,清是真清,贵也是真贵。

本来翰林院平常也没什么事,卢飏第一天上班,也更没什么事了,不过刚坐了一会儿,便有访客来了。

原来是本科的榜眼庄际昌和探花孔贞运,俩人早就来上班了,今日听说卢飏来报道,便来看一下。

庄际昌和孔贞运不跟卢飏一个办公室,他们在另外一个跨院,不过古代科举最重同年,两人对卢飏还是蛮热情的。

中午翰林院会管饭,第一天上班,卢飏见几人都没有回家,卢飏便也在翰林院吃了午饭,吃完饭后,众人都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眯了一会儿。

等到下午两点来钟,老钱突然来了卢飏他们的公事房,然后说要给卢飏接风的事,让周延儒晚上安排一下。

卢飏闻言心道,这中华传统还真是源远流长,欢迎新同事的传统自明朝就有了。

卢飏本想叫着孙传庭他们,还有榜眼庄际昌和孔贞运,但是一想,又不是自己请客,老钱没说,他也不好再叫别人。

等又挨了一个时辰,到四点来钟的时候,周延儒便起身说下班了,几人去正殿请了钱谦益,钱谦益又带几人去了隔壁院子请了张瑞图。

对于这种场合,张瑞图一向是不参加的,但是却不能不请他,这是礼节,也是一种尊重。

果不其然,张瑞图闻言脸上难得露出点喜色,不过又推说有事,让几人自便便可。

几人随后便出了翰林院,然后直奔正阳门而去。

翰林院在东长安街的南面,背靠皇城,西边则是六部衙门,所以卢飏出来的时候,便见到了不少下班的六部官员。

此时太阳还在西边挂着,卢飏有些恍惚,心道:大明朝下班咋这么早。

问了钱士升,卢飏才明白明朝的官员的上下班时间,在明朝的京师,也是分为冬令时和夏令时,中间以春分和秋分来分割。

执行冬令时时,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三点下班,执行夏令时时,早上七点上班,下午四点下班。

在卢飏那是时代,人们常说点卯,便是这样来了,卯时便是七点。

不过大明原来也不是这样的,早在太祖成祖年间,那两个皇帝都是工作狂,每日都是上早朝的,其中以太祖朱元璋最甚,在京的所有官员都得上早朝。

那时候还在南京,大殿中盛不下这么多人,朱元璋便将大朝会改在了大殿前的广场上

不想错过《大明之风起青苹》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