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朱常洛活着那是正统天道所在,但是死了就不好说了,毕竟老朱家可是有这个先例在的,文官们也不好说什么。
卢飏看得出朱翊钧是真的有些为难,他如今面临着和朱元璋一样的局面,但是他哪里有朱元璋的手腕和威望。
卢飏知道事情有些棘手,但是起因全是因为朱常洛病重,若是这家伙死不了,这些问题不就是都不是问题了嘛。
“陛下,臣想去看看太子。”
卢飏想从朱常洛身上入手,看看能不能将这家伙救过来。
“唉,几个太医都看了,不过你去看看也好,看看太子有没有这个命数。”
朱翊钧知道卢飏懂一些医术,想了想还是同意了,毕竟他也不想大明动荡。
卢飏领了名,便出了大殿,刚想往皇宫内走,便见朱由校正在路边等着他。
“师傅!”
朱由校长长施了一礼,眼泪便又止不住了。
朱由校这几年没事就往卢家庄跑,那里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极大丰富了他的眼界,在卢飏的言传身教之下,他也不再是原本历史上那个不招皇帝待见,有些怯懦的皇太孙了。
自从那次卢家庄谈话之后,福王也去就番了,皇帝对他爹也好了一些,对他也是看重许多,在处理朝政的时候也会把他带在身边,他在宫里的地位也极大的提高了,这些都促进了他性格方面的转变。
在原本历史上,朱由校能利用阉党来打压东林党等文官集团,极大的巩固了自己的皇权,这无疑说明他是有政治手腕的,如今再经过老皇帝和卢飏的教导,朱由校倒是有些出挑了。
不过如今出了这档子事,朱由校也是慌了。
“无妨,咱们去看看太子再说。”
朱由校在卢家庄里也知道卢飏懂一些医术,而且是那种颠覆他认知的医术,所以见卢飏这么说,心里便安定了下来,引着卢飏便往东宫走去。
“少卿来了。”
进到东宫,李选侍便走了上来,卢飏之前也来过东宫几次,这李选侍知道卢飏是个太子这一派的,便赶紧将卢飏领到太子的寝殿。
朱常洛此时已经瘦得有些脱相了,看来病的真是很重,一个好太医还在帮他针灸。
卢飏上前问了问老太医他的症状。
老太医将卢飏引到侧室,一边摇头一边说道:“太子高热不退,脉象雄壮浮大,面唇紫赤,满面生火,兼有痰喘,哎,难啊。”
卢飏将太医的话翻译了一下,便是高烧、咳嗦、有痰、嘴上长泡,哮喘,憋气。
卢飏仔细一寻思,这不是呼吸道就是肺炎,而且肺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卢飏接着又问这老太医给开什么药,老太医便道补中益气止咳化痰,不过吃了一个月了也不怎么管用。
卢飏闻言,便也明白了,朱常洛这病应该是细菌性或者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炎症,那些老方子管个屁用,要是有抗生素在,七天就差不多了。
但是卢飏虽然猜到了朱常洛的病症,但是没有抗生素也是白扯,不过好在中药里面的板蓝根、柳树枝、蒲公英、金银花等里面也是有杀菌消炎的功效的,虽然比不上抗生素,但是有当没有吧。
于是卢飏便把朱由校叫到一边,嘱咐他去外面找个郎中开这些药,然后亲自老爹喂下,看看效果。
朱由校自然从命,虽然卢飏不是正经大夫,但是他在上次的新城山大捷中,亲自救回来不少士兵,特别是这些士兵回到京城后,将他传的神乎其神,说什么穿肠破肚也能救活,更为关键的是,京师去北征的郎中们也都承认了一点,这让卢飏名声大造,常有郎中去卢家庄慕名拜访。
朱由校很快从外面抓来了药,而且已经熬好了,直接便给朱常洛灌了下去。
卢飏接着又指挥李选侍等人用烈酒给朱常洛擦洗太阳穴、腋窝、胸膛和后背等部位,好让他尽快降下温来。
一天三副药,每天上午下午两次物理降温,等到三日后,朱常洛竟然醒了。
高烧多日的朱常洛早就烧得睁不开眼了,但是高烧退了之后,神智便也恢复了一些。
卢飏见状,心道:幸亏这时候的抗生素还没有滥用,各种细菌病毒的都是初级形态,稍微用些杀菌消炎的药便能有些效果,若是后世的人,细菌和病毒都变异了,这种中药成分的抑菌药物作用就不明显了。
“爹,你醒了!”
朱由校喜极而泣,不禁抱着老爹的手大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