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番外之吴瑜(十六)

不知道哪来的情趣居然想重金买易安居士一首闺怨诗,当然被人家被拒绝了。而吴贵妃这边,精明的吴近已经给大皇子培养伴读了。

宫里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甚至照旧挖好的桑树、鱼塘都有专门的内饰负责管理和出售商品,负责管账的吴贵妃也发现了,其中的盈利还真是不薄。但即使赵九不在,也没人敢铺张浪费,或许这就是一个马上天子的威势,无处不在吧。

或许也不全是靠赵玖的严厉,就算人都是健忘的,但在今上和太上道君皇帝的铺张浪费之间。明眼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不是没有人怀念丰亨豫大,而是没有人再愿意经历靖康之耻。

但这一年的夏末,眼看赵玖还没有回来的意思。东京秘阁上下已经有些慌乱了。他们从来没有直接处理政务这么久。固然这其中有肆意操纵国家大权的快乐,但是上头还有一个北伐大目标鞭策着,大家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水木两党之间,因为缺少了赵官家这个最高平衡点。党争谈不上,但人事对立确实是有些尖锐。

偏偏这个时候,福建路各个地方又因为又闹起了惨烈的乡土斗殴,据一些班直和留守的内制们说,好多地方因为检地、土断问题而产生了巨大的地域矛盾。他们也不是胡说的,毕竟福建士大夫在这个时代是最活跃的一群个体。谁还没有宗族邻里关系?

县一级还好说,村寨和乡里之间往往因为赋税的分配大规模械斗的出现。因为人多地少是真的打见血了,出人命更是屡见不鲜,而且是整个福建都是如此。

可怜赵官家一世英名,一个处理不好,就要栽倒在福建乡巴佬的问题上了。

但是,有道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或者说问题出现了,你不能回避。赵官家在李纲的建议下,一面派出许景衡等人为首的‘代天子调查团’去福建调解,一面匆匆要求各处的福建籍官离得近的赶紧回福建维稳,离得远的,也要赶紧写信回去疏导。

这件事当然跟各种造反比起来,并不算是特别严重。但是造成的影响却是特别恶劣,不光是秋税收不上来了。而且地方之间都出现了血仇,恐怕世代难解。

但国家并不是只有一个福建。建炎九年夏末秋初。东京再次派出兵部侍郎刘洪道为史。奏请赵官家回銮。

吴瑜听完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简直都震惊了。说实话,她也是脱离时代,远离人民群众的那一群特权阶级虽然有那么一点儿政治素养,但根本没有操持过国家大政,所以就就无法理解这件事情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而整个朝廷上下又为什么会这样重视?她只是觉得特别的不安心,第一次和潘妃有了握手言和的打算,因为她们都迫切的希望赵官家能够回来。

不想错过《绍宋之后》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