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事业,就是今科科举了。”
吴瑜不解,“科举几乎每年都要举行吗?今年又有什么特殊的?”
“阿姊久居深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吴益卖了个官司,马上遭到了来自姐姐的血脉压制,老实道:“官家北伐之前,为了团结东南一脉。从东南公阁中选出了上百名随军之人。自然是许诺了北伐成功之后,河北河东、燕山等地的实职空缺。但这些人中,不少出身于豪门世家的贵公子,根本就没有一点儿处理庶务的经验。到了地方上之后,弄得民生一塌糊涂,给中枢增加了许多困难,新得之地也怨声载道。燕京的胡相公和东京的赵相公都有些不满。劝谏官家要优胜劣汰。”
吴瑜瞪大了眼睛,“那岂不是让官家出尔反尔?”
吴益嘿嘿笑道:“话可不能这样说。官家许诺给他们通判知县的职位,那是当真给了的,但是他们在任期内做不好,被撤换了又能怨谁。这就像开一家商铺,伙计掌柜干不好,东家也能请你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