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木匠有意帮乃红鞭策玉瑞走一条有意义的事,别提乃红有多高兴,她口头连连感谢,第二天上去的时候,就买了个大西瓜。
玉瑞跟着师傅学木匠,不能天天回家,只有住在他家里。
木匠家有两个院子,一个是父辈留下来的,属于二层土洋楼,门窗都是父辈自己做的,窗户上的雕花工艺,放到现在,估计也没几个木匠能做的一模一样。
木匠把玉瑞安排在土楼里住了二楼,乃红那天没有去镇上拉蔬菜瓜果,凉皮做得也不多。
一到村里,两个小时不到就一抢而空,三块五一碗的凉皮,乃红买了200多块钱,他帮玉瑞把房间收拾出来,玉瑞一直央求乃红别回去,他一个人睡觉不舒服。
可乃红回家还要洗面做凉皮,还要去镇上拉菜,必须得回去。
玉瑞不能回去,是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跟着木匠去五里外的村庄,给别上打一个装面的柜子。
乃红走的时候,玉瑞千叮咛万嘱咐,上来的时候一定带一斤茶叶、带个茶罐,顺便在镇上买个钨丝电炉子,钨丝要多买几根,容易烧断。
玉瑞当学徒的第一天,只能帮着师傅拉墨盒的线,挑选木头。
师傅给玉瑞说了很多,什么样的木头适合做柜子,比如核桃木的柜子装面,就是不二的选择。
什么样的木头适合做门窗,不容易被蛀虫吃。
师傅说得头头是道,玉瑞听得一头雾水。
第一天,师傅对玉瑞也没抱太多的希望,可对这个徒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受人之托,就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不能让托付的人对自己失望,人活在世上,讲求的就是一个诚信,正所谓诚信赢天下,或许就是这个理儿吧。
师傅对第一天上岗的玉瑞没抱太多希望,他也不明白,一个早上没怎么动的玉瑞,中午的番茄鸡蛋面,刺溜刺溜囫囵吞枣干了五碗,顺便干了别人半碗醋。
用玉瑞的话说,手擀西红柿鸡蛋面,加上这个醋,简直就是绝配,五碗下肚基本到位了,如果不是不好意思,他还能吃一碗。
玉瑞在下午中场休息喝茶时,问东家那个醋在哪儿灌的,他想去灌两碗,从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醋。
在山西短暂停留了一碗面的时间,也尝了正二八斤的山西老陈醋,可味道也没有这个醋鲜。
不问不知道,一问才发现,这个醋是师傅在村里灌的。
玉瑞对这个醋赞不绝口。
一天的忙碌,迎着夕阳结束了。
师傅的村里,有个开乡村公交的,玉瑞根这个人不算熟悉,也没打过交道,可去镇上的时候,坐过无数次他的车。
晚上从师傅家新房子出来的玉瑞,碰见站在路边聊天的公交司机。
两人寒暄了几句,便邀请玉瑞去家里喝茶。
玉瑞也不做客气,跟着司机就去了,同行的还有几个村里的邻居。
到了司机家里,茶叶还没丢进茶罐,司机的媳妇就端着两个菜上桌了,顺便从碗柜里摸出一瓶酒。
这才是玉瑞想要的夜生活,有烟抽、有酒喝、有人陪,生活过得简单又惬意。
玉瑞酒量好,四个人喝了三瓶高度白酒,愣是没把玉瑞喝醉,甚至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无奈夜已深,再不走就有点不识趣了。
玉瑞是一个不会察言观色的人,掏出28.5元钱,还想去买一瓶喝到位,其余几个见坐在炕头的司机媳妇连连打哈欠,众人提议择机再喝,今晚实在喝不下去了。
喝完酒的玉瑞有个癖好,不睡到中午,就算把房盖掀了也不起床,早上六点左右,师傅在大门外叫了二十分钟都不见院内楼上的灯亮。
时间不等人,师傅只有自己去,路过新房时,他又回到家告诉媳妇,稍微晚点去老院子看看玉瑞在不在,不要在家里出事了。
玉瑞被敲门声吵醒是九点左右,他闭着眼睛告诉院外的师母自己感冒了,头疼得厉害,睡一会儿起来就去。
师母确定玉瑞是安全的,那就等睡一会儿再去。
乃红到村里时十点过,师傅跑老赶紧告诉乃红,玉瑞今天没跟师傅一路去干木活,感冒了还在睡觉。
气不打一处来的乃红问师母,昨晚回来的时候状态怎么样。
师母说精神头很好,跟师傅聊了好一会儿才走的。
乃红知道昨晚喝酒的时候师傅不在,她思来想去也找不到一个能陪玉瑞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