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章:阴差阳错的酿醋路

心,而是她觉得乃红是个真诚的孩子,有恩必报,简单点说,至少她懂得人情世故。

不用跟别人相提并论,就跟乃红的枕边人一比,便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酿醋阿姨对玉瑞是有偏见,而这份偏见来自于木匠,尽心尽力教玉瑞学木匠,结果学着学着就心生厌恶,最后不了了之。

酿醋阿姨同样担心自己的一片苦心会被枉费。

对于乃红她是百分百的信任,有时候开玩笑,如果乃红没结婚,她一定会在城里给乃红介绍一个条件优渥的婆家,无奈乃红早已成为人妻。

可对于玉瑞,酿醋阿姨持怀疑态度,甚至根本不相信他会把醋酿出来。

酿醋阿姨的担忧同样是乃红所担心的。

可为了争取到这份酿醋配方或者说技术,乃红也只有硬着头皮,给阿姨表态,如果玉瑞不行,她就接着干,绝对不会辜负阿姨对自己和玉瑞的期望。

吃完饭,阿姨给了乃红一张纸,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酿醋所需要的工具以及原料。

阿姨也给乃红规定了一周的时间,而这一周的时间是留给玉瑞的。

阿姨的意思很明确,玉瑞用一周的时间准备材料及原料,乃红需要在他们家待一周,全程参与酿醋得整个环节。

乃红求之不得,欣然接受。

乃红的学习之路,走起来轻车熟路,虽然有很多东西需要死记硬背,可她没有打过退堂鼓。

这并不是非要死记硬背,可酿醋阿姨要求不能记录,只能看自己的悟性和理解能力,把关键的东西记下来。

用阿姨的话说,记在心里就是防止配方外漏,可她忽略了,只要是记在心里的东西,完全可以用文字方式表达出来。

玉瑞备材料的速度还是很快,不到三天的时间,该用的器皿器具,准备的一应俱全。

麦麸直接从隔壁磨坊收了几百斤,小麦自己家里本身就囤着2000多斤,高粱穗说家里只有不到200斤,可贾沟村的老苟,每年都种十亩高粱,这给玉瑞的酿醋之路,无疑有增添了许多便利。

玉瑞从老苟家扛回来1000斤高粱,老苟没收钱。

这不是老丈人给女婿投资的创业基金,而是等价交换。

老苟机灵的像一只猴,他像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拿1000斤高粱,换酿出来一半的醋,这些醋售出,老苟的收益,一定是远远高于那1000斤高粱的价格。

玉瑞不算这个账,只要是老苟给高粱,其他的条件都会去条件接受。

说好的一周时间学会酿醋,乃红实则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其实一周的时间学习绰绰有余,可乃红不想只学皮毛就上台亲自操刀,在她的一再要求下,酿醋阿姨答应带她一个月。

酿醋阿姨家的醋,在周遭卖的很好。

一个月基本要酿四到五次,乃红运气好,学习的这个月,前后酿了七次,后两次阿姨都是站在旁边看,从配料到发酵、再到时间除醋,都是乃红独立完成。

用阿姨的话说,乃红是重要一个人去面对这个过程,哪怕这次废了,她也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再一次摔跤。

很庆幸,乃红在酿醋这条路,一开始就走的很顺当,第一次酿出来的醋,跟有着多酿经验的阿姨,并无两样,甚至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中,乃红更胜一筹。

很快乃阴差阳错替代玉瑞酿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醋。

为此玉瑞海专门自己下厨煮了一碗加了佐料又无味的面。

玉瑞倒了很多醋在面里,那碗面虽说无色无味,可他吃得津津乐道。

用玉瑞的话说,乃红酿出来的醋味,跟他在师傅家里吃的一模一样,甚至有那么几口,吃起来比师傅家的更香。

乃红的醋,兑现了玉瑞给老丈人的承诺,第一桶一出槽,玉瑞就背着一个50斤的桶上了贾家山。

老苟吃了乃红和玉瑞酿的醋,依然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剩余的醋,依照玉瑞的意愿,就是放在家里,只要有一个人来灌,不出时日,一定会传的满村皆知。

可乃红并不这么认为,不论做什么事,万事开头难,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守株待兔。

她告诉玉瑞要自动出击,说这用同样的桶装了20斤的两桶,这是玉瑞明天的任务,需要在周边的村里走街串巷叫卖。

而乃红则是和玉瑞妈妈抬着一桶醋,放在村里人

不想错过《沉睡的玉瑞》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