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女眷又多身体柔弱,很多人都累死在了半路,有的实在是受不了了,个别将领可怜,会在骆驼两旁挂行李的地方放置两个大口袋,将两名筋疲力尽的女眷放进去省省力气。可即便如此,躺在那种口袋里被骆驼带着一晃一晃的往前走,这滋味想想就痛苦。
北宋宗室女眷到金营共有三千多人,路过燕山府休整时已经不足两千,从燕山府到上京会宁府遥远的路途又有大量累死、受虐死在半路的,最终到达者仅剩一千三百多人,死在路上的人超过了一半。
到了上京之后,北宋全体皇室成员全部改换女真服饰,拜谒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祖庙,接着,金国朝廷为北宋皇室举行了盛大的牵羊礼。
牵羊礼最早记载于《史记》,说是武王伐纣时候商朝的公爵微子启投降武王,在周军阵前脱掉衣服,绑住双手,让左边的臣子牵着羊,右边的臣子捧着茅草,他自己跪在地上往前挪动,挪到周武王面前。仪式完成后才算是正式投降,武王接受他的投降仍封他为宋国国君。
我国是儒家文化,儒家最讲究礼法,牵羊礼在周朝就经过演化流程逐渐固定为“肉袒牵羊”,即脱掉上衣牵着羊走完指定路线。又经过儒家学者世代传承,这项源自周礼的仪式也流传了下来。金国君臣显然是重视礼法的,一国向另一国投降,当皇帝的必须要把流程走完。
由于北宋皇室成员都来了,有句老话叫“来都来了”,吴乞买要求所有皇室成员跟随徽钦二帝共同完成牵羊礼。
为了给众人留一丝尊严,吴乞买规定,徽宗、钦宗可以脱去外衣后留一件内衣,其他皇室成员不分男女老幼,上衣全部脱光,仅批一张羊皮,众人依次走上金国大殿,向端坐在正中的吴乞买磕头。
牵羊礼结束后吴乞买下令,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所有男性集中迁徙到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西北),除郑太后、朱皇后外所有女性投入洗衣院。
别以为金代洗衣院就像电视剧《甄嬛传》里清朝浣衣局那样,是卖苦力干活儿的,清朝毕竟大一统王朝要讲文明,浣衣局虽然辛苦但也是正规场所。金代就不一样了,吴乞买在位时期的上京洗衣院说白了就是个皇家奴隶场,里面全都是辽国和北宋亡国之后被俘的女眷,白天干活儿晚上还要被金国贵族们玩弄。
普通女眷遭遇悲惨,可地位最尊贵的郑太后、朱皇后也并不好过,郑太后当时已经年近五十勉强躲过一劫,而朱皇后时年仅二十六岁,依然是女性最美的年纪,在牵羊礼结束后,吴乞买专门下令召朱皇后进宫沐浴。
史书没有记载朱皇后在吴乞买处经历了什么,但朱皇后回到住处之后就自缢了,幸好被人救起,待身边人离开后,朱皇后又投水自尽,终于香消玉殒。
上京的女眷们生活悲惨,被迁往五国城的男性皇室成员同样好不到哪儿去。失去了皇室特权的众人不再有人专门奉养,而是要亲自盖房种田,自食其力的养活自己,即使金国朝廷偶尔也会发一些布帛、肉类,也不过暂时的提高生活水平罢了,五国城的凄苦生活哪能与南方遥远的开封皇宫相比呢?
迁居到五国城时徽宗年过半百,物质上的艰苦可能还能忍忍,精神上的打击才更加致命。为了立功争取宽大处理,徽宗第十五子沂王赵愕和驸马刘文彦合谋诬告徽宗谋反,金国朝廷高度重视立即派人彻查,后经查证纯属诬告,处死了沂王和刘文彦。
两人都是一路跟随徽宗来到的五国城,遭遇背叛后,徽宗郁郁寡欢从此沉默寡言,终于在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四月病逝,享年五十三岁。
死亡对于徽宗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徽宗解脱了,钦宗却还未结束,作为北宋的正牌皇帝,即使被废也是法理上的正统,徽宗去世后他更是金国捏在手里对付南宋的一张王牌。
为了打好钦宗这张王牌,金国朝廷在后来不仅将徽钦二帝分别加封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还把钦宗接到了燕山府,大幅提高其生活水平。
但无论怎么提高,终归是人在敌国,傀儡而已。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金正隆元年六月,五十六岁的宋钦宗赵桓病逝于燕山府,结束了他痛苦的一生。
北宋的故事到这里就正式讲完了,一直以来学界也好民间也好,关于北宋亡国的原因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认为亡于真宗仁宗朝就开始的积弱积贫的,有认为亡于王安石变法的,有认为亡于元佑党争的,还有认为亡于六贼乱政的,而在我看来,北宋的灭亡更多的是一场“意外”。
仅就国力而言,金国完全不是北宋的对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