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帝死后,姬氏皇族众多皇子皇女想要一争帝王之位,进行了恐怖的血腥杀戮耗尽整个姬氏皇族的底蕴,最后被姬亦瑶这个唯一幸存者占了便宜。
世人都清楚,皇子皇女争夺正统之位的杀戮必然有镇国公参与,甚至于姬氏皇族团灭的根源也有可能在镇国公身上。
但细想一下,镇国公真有能力在背后操控一切,将所有姬氏皇族杀死?
镇国公在当初的身份终究只是权臣,远远比不得有继承权的皇子皇女。
就算退一万步来讲,当时姬氏皇族之中可是至少有两位外劫阳神之境的老祖,皇室秘卫、供奉之中的法相强者足有数十位。
龙虎山天师道这等洞天福地都有能够使人获得七境战力加持的仙器,统御了大汉数千年的姬氏皇族又岂会没有相似的底蕴?
可偏偏这样强大的姬氏皇族,就如此轻易地因为一场继位之乱覆灭了,过程荒谬的简直如同儿戏。
姬氏皇族要真是如此不堪因为一场继位之争而毁灭,估计早就亡族几千年了。
所以在继位之争背后,一定还有其他更强大的力量介入其中,所谓的众皇子皇女争夺而耗尽姬氏皇族底蕴完全就是一个面向外界欺骗其他人的说辞罢了。
沈渊开始思考到底是谁在帮助镇国公,到底是谁有能力帮助镇国公。
直到紫微大帝的身份被沈渊洞悉,知晓紫微大帝其实就是镇国公背后的幕后之人时,沈渊心中的疑惑依旧未曾解开。
紫微大帝身为四御之首,在现世留存也并非完全没有任何限制,超凡灵性的堕落与天地意志的反噬都在时刻干扰着他。
祂真正能够留存现世的最主要原因,便是镇国公以国公之身的国运为其镇压,让祂能够借助国运屏蔽天地的感知,在那丹鼎院中开辟出一方小天地。
然而镇国公真正登临大汉第一人的位置,执掌国公之位也不过区区十余年的时间。
在这之前,紫微大帝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躲过天地意志的镇压?祂又是怎样选中镇国公的?以祂的状态又如何能够插手姬家皇室内乱?
在整理出其中的种种问题之后,沈渊将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
紫微大帝与先帝。
紫微大帝于十余年之前现身镇国公府丹鼎院,先帝于十余年前驾崩,在这个时间段里镇国公权势达到了顶峰。
镇国公是先帝一手培养起来的,无论是权势还是实力都是来自于先帝的赐予,二者之间的联系紧密。
镇国公同样也是唯一知晓紫微大帝背后真相之人,可以说是紫微大帝手中最为重要的一张牌。
紫微大帝现世身份若是先帝,完全能够以自身的影响力布局整个姬氏皇族,将这个古老的家族底蕴尽数覆灭。
并且沈渊曾在研究紫薇有缺天赋之后,从姬亦瑶口中知晓了只有姬家帝王才能看到的《帝言》存在。
《帝言》之中通篇充斥着关于紫薇有缺天赋的虚假信息。
沈渊本以为是姬家先祖们对于天赋的研究不足,导致出现这样的虚假信息,但现在想来这些虚假信息未必是姬家先祖留下来的。
只要有姬家先祖的身份,完全可以轻易修改《帝言》之中的信息。
而沈渊恰巧知道一位姬家嫡系的先祖,至今留存于世。
在沈渊之前抽取到的天书残页上,清晰地写着“愆随斗部周天星斗之主,敕封伯邑考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如果只是看这一句话并没有任何问题,但要知道伯邑考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就能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了。
伯邑考本姓姬,乃是姬氏皇族最古老的先祖,为武帝姬发之兄长,可以说是血统最为纯正的姬家先祖。
若是紫微大帝,必然能够对《帝言》进行修改,误道姬亦瑶的认知。
事已至此,一切脉络都已然非常清晰了。
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沈渊语调幽深地缓缓开口道:
“在外界看来,镇国公推翻大汉皇室数千年的统治试图谋夺大汉帝位,可以说是数千年以来最大的乱臣贼子。
但实际上,作为被先帝一路提拔起来的心腹,你所效忠的对象从来都不是姬氏皇族,而是先帝一人。”
“千年之前天地大劫,紫微大帝想要寻求一线生机,于是自斩紫微位格以假死转生之法逃过了天地大劫与封神榜崩灭的危险。
躲过了灾祸,紫微大帝却无法忽视灵性对于高位格存在侵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