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陨落。
若是伯邑考有机会借取哪怕一部分紫微帝星权柄的力量,这一切的结果都会截然不同。
“可惜,祂并没有这个机会。”
心中松了一口气,在用过女帝准备的早膳之后,沈渊缓步走出了寝宫。
目光看向金銮大殿的方向,沈渊能清晰地感知到姬亦瑶正坐镇于大汉权力中心的位置,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完全掌握这个国家的权力。
......
随着镇国公的彻底死亡,伯邑考在临死之前回到金銮大殿挥手直接清理掉了镇国公一系的所有朝堂官员。
这一举动导致了大量魂灯破碎,知晓众多大人物死亡的镇国公派系群龙无首,直接在帝都之中掀起了大片混乱。
好在当时的大局都已经被女帝派系所掌控,四时杀军的镇压之下那些叛逆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浪。
而当女帝继承完紫微帝君的底蕴之后,一个念头便可以将所有隐藏的叛逆尽数诛绝。
不过女帝并没有选择这样做,对已经拥有了造化巅峰实力的她而言,镇国公派系即便是存在也不会再有任何威胁。
任由他们潜伏在暗中,能够勾连起一些叛逆者,能够为她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乐子。
不管怎么说,随着帝都之中的叛逆们被四时杀军尽数镇压,整个大汉完成了权柄的更替。
幸存下来的无论是暗中偏向镇国公派系,亦或是保持看似中立地位,都在努力讨好这位已经执掌大汉权柄的女帝。
掌控舆论的掌权者们拼命为姬亦瑶造势,将镇国公彻底打落尘埃,无论是揭露真相还是造势都将镇国公成为数千年以来第一大奸臣。
而成功搬倒镇国公的姬亦瑶,则是千古未有的明君,其威望足以堪比开国武帝。
整个大汉的舆论风向从未有过如此统一。
不过在经历了如此之多的事情之后,女帝却对这些东西兴致缺缺。
她本身对于权力并不热衷,否则也不会在深宫之中修行十余年。
当初升起对于权力的欲望,最主要还是为了寻求对抗镇国公的力量进行自保。
在那之后无论是困龙杀局、镇国公反叛、紫微大帝的威胁,都是这些外力促使着她进行权力的整合,逐步掌控整个大汉。
而现在镇国公与紫薇大帝都已经彻底死亡,对女帝来说便已经失去了动力的源头,无论是舆论风向还是其他什么都已经无关紧要。
当在各方势力为她拼命造势的时候,她正在疯狂压榨沈渊。
当各大权贵主动割让利益为求自保时,她依旧在疯狂压榨沈渊。
当各位王侯勋贵们畏惧姬亦瑶不曾露面进行各种试探时,她还在疯狂压榨沈渊。
唯有贴身女官奉上了几份关于底层民众政令修改的奏折时,她才抽出时间将其处理,随后继续压榨沈渊。
回想着这几日的疯狂,王座之上的姬亦瑶打了一个慵懒的呵欠,绝美容颜上尽显慵懒妩媚。
在王座之下,文武百官们心思各异。
这是镇国公死后的第一个朝会。
作为大汉朝堂之上的最大派系,镇国公一系彻底倒台之后牵连甚多。
三公九卿之中仅有四人幸免于难,其中一人还是女帝在曹政死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左相。
三公九卿之下的封疆大吏、世袭王侯、大将军更是足足有上百人。
如此之多的朝堂大员死亡,背后影响的是波及大半个大汉的权力更替。
现如今能够走上朝堂的,基本上都是女帝派系的中坚,女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从龙之臣。
在他们看来,女帝想要吸引各方世家权贵们靠拢,必定要大肆封赏他们这些从龙之臣。
不说王侯柱国,至少世袭伯爵、州牧之类的封疆大吏应该会提拔上一批。
这些人称霸一方积蓄百年之后,将会是大汉又一个世家门阀,这是所有朝堂大员都期望的目标。
强压住心潮澎湃,一位位文武百官们深色恭敬地等候着女帝的册封。
但那王座之上慵懒的身影,却只留下了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一刻,所有文武百官们都愣在了原地。
他们猛然抬起头看向珠帘之后的女帝,脸上神情皆是如出一辙的惊愕。
这与他们所预想的截然不同。
就在他们愣神之际,没有得到回复的女帝已经从王座之上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