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军政处的筹办事宜,已准备妥当。”
“若将世家全部剔除,朝中官员会人手不足,导致政务陷入堆积。”荀彧递上一份初稿,并说出自己的担忧。
一年来,他一直在想,朝廷实行改革后,要不要继续任用世家子。
用,与改革初衷有所偏差。
不用,则政务停滞,堆积如山。
国子监的设立,能够提供一批全新的人才,但,那需要一个过程。
许多事情的处理上,国子监的贫寒士子,因为种种原因,确实不如世家子有经验。
“在国子监内部,准备一次科考,不限年龄,不限出身,成绩良好者,入朝为官,表现优异者,纵使九卿之位,朕也给他。”刘辩早就想好了。
世家子的长处,无非就是从小耳濡目染。
最多起点高一些。
贫寒士子,新人上路,由于环境不如人,难免凡事磕磕绊绊。
现在,刘辩给他们提供环境,让他们大展身手,优秀的人才必然能够脱颖而出。
“陛下圣明!”
一旁犯困的郭嘉,突然不困了。
他和戏志才齐声高喊。
听到这两位说话,刘辩就头疼。
不管他们吧,他们就夜夜笙歌。
管他们吧,就直接开摆,俸禄就那么点,随便扣。
不是打盹犯困,就是迟到早退。
他们两个在这个时候出声,成功吸引了刘辩的注意力。
他沉思着,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法子,治一治这两位。
刘辩清了清嗓子,“奉先和志才这几日跟在文若后面,辛苦了,朕允你们休息几日,顺便想一想给国子监的考卷该怎么出。”
“诺!”郭嘉戏志才欣然应下。
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刘辩还以为他们推托一番。
“陛下,此乃郭奉孝之计也!”荀彧憋着笑。
“他故意引起陛下注意,就是为了获得出题权,依臣之见,郭奉孝是闲不住的,让他休息几天,还不如让他待在尚书台,还能省下一笔俸禄。”
“好你个荀文若,竟然在陛下面前诋毁我!”郭嘉言语之中多有抱怨。
戏志才与他一唱一和,道:“陛下,君言如山,你刚刚已经允了臣等休息。”
不争取不行了。
好不容易得到的休息日,不能就这么飞走啦!
他们都有整整一个月没有去过青楼,想必那里的姑娘,思念他们,以致于眼泪都流干了。
“你们确实劳累了,朕说了让你们休息,就绝不会反悔。”
刘辩一本正经道:“你们住在尚书台,不用处理政务,好好休息三天,然后再开始出题。”
两人支起的耳朵,瞬间收了回去。
只能在心中默默承受,三天三夜啊,陛下如此做,不是在逼臣等翻墙外出吗?
刹那功夫,心情就是做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伏~,整个人的情绪都不好了。
“臣建议,派人去看好他们,以防翻墙外出。”荀彧善意提醒道。
郭嘉戏志才对视一眼。
完,被他发现了。
没事,嘉另有妙计!
……
当荆扬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
幽州塞外,正在发生一场空前大战。
丘力居死后,乌桓部族逐渐分裂,其子楼班、蹋顿为了争夺部族话语权,在各自拥护者的支持下,展开了一场波及整个乌桓的战争。
而辽东的鲜卑,因为和连的残暴不仁,屡屡对自己族人下手,残害无数女子。
终于惹怒了另外两部,拓跋力微、轲比能停下争夺,结为联盟,对和连部展开了猛烈攻击。
“将军,打起来了,鲜卑和乌桓,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负责塞外探听军情的斥候,带着最新的情报返回。
他向公孙瓒和卢植,介绍了塞外的最新情况。
从他踊跃的表情,可以看出,这是个好战分子,妥妥是公孙瓒的兵。
正襟危坐的公孙瓒,身子还算老实,两颗眼珠子早就开始乱转了。
心里盘算着从哪里出兵,什么时候出兵,出兵多少,是袭扰战还是歼灭战。
“先下去休息吧。”卢植把斥候打发走。
公孙瓒最先忍不住开口:“老师,出兵吗?大好的机会!”
他身上的铠甲,仿佛活过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