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去部队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女军人

50名提前毕业的同学主要去向是第1军、第4军、第7军和第8军,去第1军的最多,有30多人,去第4军的8人,其余的7,8个人分别去第7军和第8军,由于第1军的两个师担任北伐总预备队,先期抵达前线的只有第4军,第7军和第8军三个军,这样一来,往湖南前线赶的就只有包括洪戈文在内的10来个人了。

洪戈文在得到命令的第二天就打起背包和同学们离开了学校,他没有办法向秦木和王青阳辞行,因为时间不允许,但是他知道秦木一定知道他提前毕业的消息,而且也一定知道他的去向,至于王青阳,洪戈文相信他不久以后就会来前线的,也许他们会在前线相见。

洪戈文和同学们在广州火车站乘坐军列到了韶关,韶关以北已经不通车了,因此他们在韶关站下车后就只能步行到前线。

在韶关兵站,洪戈文一行得到了第4军攻克醴陵,第7军和第8军攻克长沙的消息。他们补充了干粮和水后,立刻以急行军速度北上,好在他们都没有太多负重,此时又是夏天,困了就在路旁休息,他们可以不分昼夜地赶路,三天就到了衡阳。洪戈文在心里一直嫌大家走得慢,如果只他一个人行路,他两天就能到衡阳。

到达衡阳后同学们又分成了两路,去7,8两军的同学从衡山北上长沙,去第4军的同学向东到攸县,然后再北上醴陵。

从韶关到衡阳一路让洪戈文感受到的是民众的热情,很多带枪的农民被组织起来配合北伐军运送物资,开往前线的战士们士气很高昂,一路都唱着军歌。

出衡阳后则让洪戈文更直观感受到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带枪的农民领着普通老百姓抓掉队的北军,田野中还有不少被打烂的枪支,子弹壳反着光,快成熟的庄稼被踩得乱七八糟,山丘上有不少被打烂的工事,更有不少新坟,从墓碑上看有北伐军的,也有北洋军的,这些情景给同学们带来了不少视觉冲击,以前他们都是在训练场和课堂上学习战场,而现在进入了真实的战场,他们每个人有些紧张,紧张中还有一些兴奋,一路上他们不停地说笑,似乎路上的每个景物都能让他们找到兴奋点,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压制心中的紧张和兴奋,慢慢地,当他们适应了这样的场景后,反而一路都没有话了。

又行了两天,洪戈文和同学们到了攸县,这座县城是7月5日被叶挺独立团占领的,此时已经成了第4军的后方机关和医院所在地,街面上秩序井然,房屋的墙壁上和电线杆上都贴上了标语和宣传画,洪戈文他们在这里又补充了干粮和水,稍事休息又马不停蹄上路了。

到第4军的8名同学有4名是12师的,另外4名是10师的,此时在路上大家自然分成了两拨,12师的除洪戈文外,有一个是湖南宜章人,叫柳运楚,长得很精干,也有武术底子;还有一个叫王有光,被大家叫“阿光”,是个广东人,长得精瘦,说话非常干脆,常用的口头语是“没问题”;另一个年龄25岁,名叫鲁鸣,被称作“老军”,是个东北人,他原在张宗昌的部队担任连长,参加过第二次直奉战争,对军阀深恶痛绝,在张宗昌军占领上海的最鼎盛时期离开部队,在上海考入黄埔军校,一路上他对洪戈文这些从来没有进入社会的小老弟很照顾,向他们讲一些军阀部队的趣事,还传授了不少实战经验,就是总叹气:“东北那尕答,土地抓一把都流油,小日本一直在虎视眈眈的,可惜被胡子和军阀祸害了。”

一行人又跑了两天,第三天中午,他们终于到了醴陵。

醴陵是被叶挺独立团在7月10日占领的,这仗之后前线的北伐军全都转入了休整,前线也进入了暂时的宁静,相比洪戈文一行人在路上看到不少伤兵往后方急送的情形,这里反而显得宁静,大街上依然贴满了标语和宣传画,老百姓们兴致盎然地看着,带枪的军人表情很轻松,不带枪的军人更是信步从容,街市上的市民们依旧摆摊做买卖。

第4军军部在县城南面的一座祠堂里,洪戈文他们来到时,一名负责人事的上尉参谋接待了他们,正好是午饭时间,参谋给他们每人端来一大碗米饭,一小蝶生菜和一小碟炒肉丁,几天来,洪戈文一直吃着干馒头就水,现在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大米饭,顿时感觉精神大振。

吃完饭后,上尉告诉他们各战斗部队的地址:“12师到了平江南面的社港,10师到了古港,独立团在浏阳。”并且问他们,“从醴陵到社港和古港都有近60公里,你们是打算今天在这里待一晚,明天早上走,还是现在就走?”

洪戈文几个人一商量,觉得还是应该尽快到自己部队

不想错过《洪戈文的军旅生涯》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