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万耀煌来说,南燕卫是局外人,对具体战斗并不承担责任,因此大可以在大帐之中扇着鹅毛扇运筹帷幄。但是万耀煌则不同,他必须要给自己留退路。
万耀煌说:“南局长的建议固然不错,不过我们把家底全部都投在这里,还是要谨慎为好,金口距离武昌才60华里,这么近容易暴露目标,而一旦暴露,我们进退两难,搞不好就全军覆灭,我认为还是在嘉鱼登陆,那里距离武昌有150华里,进可攻退可守。”
听了万耀煌的说话,夏斗寅略微沉默,后坚定地说:“好,嘉鱼的活动范围比较大,如果我们进攻失败,还可以退往鄂东。就听武樵的建议,在嘉鱼登陆。”
————
洪戈文团的新兵太多,因此他在南湖驻地,每天的工作计划就是带着部队进行“四操三讲”。
四操就是早上一次10多公里的跑步,最后攻占一座100米以上高度的山头,再以排为单位的先后结果排名,第一名站头,最后一名站尾;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军事训练,其中基础的投弹,射击,刺杀三项是必须的,还有就是班排之间的战术动作等等;黄昏还要进行一次夜战方面的训练。
三讲就是上下午各一次的军事理论讲解,讲枪械,火炮的构造,弹道学等等,夜晚睡觉前还要以连为单位进行点名训话。
几个月以来,新兵们在老兵的带领下进步很快,而且3个营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
范大河的1营在射击,刺杀和进攻的战术配合上占优。聂岩的2营在越野方面有优势。谢彦琼的3营中规中矩,战士中的刺头也较少。
这样的区别,使得洪戈文对3个营的使用做到了心中有数。
范大河的1营可以担任主力,担负正面进攻。聂岩的2营承担迂回穿插任务。谢彦琼的3营打阻击。
为此,洪戈文进行了几次团的演练,他看着手上那个武昌城下团长送的怀表,计着时间演练3个营的配合,结果越来越让他感到很满意。
这天,洪戈文正在团部对特务排长李昌分配任务,他想给3个营的配合演练增加一些难度。
在预先没有通知3个营的情况下,李昌特务排的3个班将分别在3个营的路线上埋伏。1班在堵在1营的正面,待进攻发起后,告诉范大河他当面敌人比原来估计的增加了1个营;2班堵在2营迂回的路上;3班模拟敌人的突击队突袭作为预备队的3营。
就在这时,洪戈文桌上的电话急促地响起来,洪戈文拿起耳机,里面传来师长的声音:“戈文,夏斗寅叛变了,你知道吗?”
洪戈文心里一惊:“师长,之前听说夏斗寅不稳,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叛变了。”
“他就是看我们武汉空虚,想乘机捞一把,不过没有这么便宜。现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学生已经组成了一个中央独立师,加上我的第24师,完全可以打垮他。”
“夏斗寅一个杂牌军,成不了气候。”
“不能这么说,他的部队都是老兵,也算久经战阵,而且他的军官也都是军校生,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湖北本地人,占有天时地利,也还有些人和,相比我们都是新兵和学生来说,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是,师长,我们团有什么任务?”
“有任务,但也不用急。”师长说,“我考虑到你团的新兵多,正好利用这次机会进行实战锻炼。现在敌人的进逼还是很快的,此刻他们已经过了贺胜桥,所以你团要尽快行动,给你2个小时,完成集结后向我报告。”
“是。”洪戈文放下电话。
“戈文,有任务?”参谋长陈义和问。
“夏斗寅来袭武昌,前锋已经过了贺胜桥,你马上集合队伍出发。”
“好。”陈义和叫来通讯班长,要他立刻通知3个营集结,然后到团部集合。
1个半小时后,3个营全部列队到了团部驻地,战士们披挂整齐,看起来士气很高。尤其是那些刚入伍的工农和学生新战士们,他们觉得自己操练了几个月,无论体力还是技能都比以前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很想实际显示一下,因此都显得跃跃欲试,这点和沉稳的老兵们有很大的差别。
洪戈文立刻给师长回了电话。
“好,你们的行动很迅速,现在你们马上去徐家棚车站,那里有一辆列车会将你们运到纸坊,你们在那里设立阻击阵地。”
“是。”洪戈文放下电话,整理了一下军容,他此刻踩着马靴,腰间跨着那把m1900勃朗宁手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