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营又1个连的部队在贺胜桥上下布置了两道防线。桥上是2营,桥下是那个拼凑的连,最后是警卫营。
当洪戈文带着部队到达贺胜桥时,已经是凌晨3点。
洪戈文团的序列是3营在前,之后是团部,后面是1营和2营,因此3营最先到达贺胜桥。
3营以追击队形呈一路纵队前进,快要抵达贺胜桥时,突然迎面射来了密集的重机枪子弹。
黑暗中有些突然,3营伤亡了10来名战士。
一路而来的路上,洪戈文感受着周围熟悉的环境,心中百感交集。9个多月前,他们是多么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北伐军的占领是从南到北打倒军阀,却从来没有想过还要走回头路。
历史看似开玩笑,其实是有着必然。
当贺胜桥响起机枪声时,洪戈文立刻带着团部来到了3营前面。
3营前面就是铁桥,此时黑洞洞的看不清楚,但是敌人的2挺机枪却不停地射击,虽然有些盲目,但是由于铁道狭窄,他们轻易地封锁了铁桥。
单纯从铁桥上看,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从纸坊到土地堂再到贺胜桥以北,是两边湖泊,中间一条走廊般的陆地,这不利于部队的穿插迂回,可是贺胜桥的地形却赫然开朗,它的右翼突然没有了湖泊,成了大范围的平原,这非常有利于部队的迂回。
陈义和说:“我带1营从左翼打迂回。”
陈义和提出的战术意见是非常适用的战术,洪戈文当然赞成:“枪声为号,你那里一打响,我这里就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