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很明显,来袭的敌人惯于山地作战

当山顶主阵地没有了枪声,增援的敌人知道主阵地已经失守,也就失去了继续进攻的斗志,只为了自保而和2营和3营勉强相持,当突然遭到从右翼出现的1,2连打击后,这个团的敌人立刻放弃抵抗向会昌城溃逃。

从岚山岭到会昌城要通过会昌河,河上仅一条石桥。

虽然敌团并没有受到大的打击,可是阵前撤退本就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活儿,后有追兵,前面的通路只是一座小桥,敌人争先恐后挤向石桥往会昌城方向逃。

这座石桥立刻成了敌团的死地,由于敌人密集,起义军射来的子弹很容易打中目标,桥上的敌人被打死,后续的敌人依然往桥上冲,又被打死不少,还有被挤下河里淹死的,还有试图游泳过河的,大批都被起义军的子弹射杀,这一段的河水都成了红色,顺流而下,绵延数公里。

实在过不了河的敌人全都成了俘虏。

敌团在石桥减员大半,运气好的敌人过了石桥就向会昌城方向逃跑。

洪戈文命令特务排和通讯班收容俘虏,3个营越过石桥追击逃敌。

当3个营追到城郊时,会昌县城已经被第24师攻克,残敌不得不掉头向南的筠门岭逃跑。3个营追了10里方才停止。

集合整队统计伤亡。

洪戈文团伤亡了200多人,各营都有7,80人的伤亡,其中连排长阵亡了3人,轻伤6人,3营长谢彦琼右脚踝受伤,缴获步枪500余枝,重机枪5挺,俘虏敌军400多人。

师部传来命令,特别团在城南驻扎。

会昌的群众基础很薄弱,这让洪戈文和战士们立刻就感受到了困难,以往在群众基础好的地方如抚州等地,他们会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送饭送菜,端茶送水,特别是伤兵们会受到特别的照料,而且青年们会踊跃参军,可是在会昌却看不到这样的景象,这使得部队在人员和物资补充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难。

好在城内有一座教会医院,洪戈文团的50多名重伤员全部安置在这里。

由于敌人就在60里外的筠门岭,因此洪戈文特别重视警戒,他命令团特务排向南30里处放警戒哨,各营在15里处放警戒哨,连的警戒哨放6里,排的警戒哨放3里。

警戒哨层层叠叠,如网状一般。

洪戈文还安排了通信班的战士骑马对40里外范围进行搜索,对敌人可能成建制隐藏的隐蔽区域进行搜索。

这一切布置完成后,洪戈文方才休息,他住在一户普通百姓的房中,这家百姓专门为他腾出了一间客房。

第二天早上天刚放亮,洪戈文就被枪声惊醒,他迷迷糊糊以为逃到筠门岭的钱大均部又整理队伍杀回来了,可是他仔细一听又觉得方向不对,枪声并非来自南面,而是来自西北面。

西北方向正是岚山岭,洪戈文团昨天进攻会昌城的方向。

洪戈文急忙起身,他穿戴完毕,刚走出房门,就见一名师部传令兵骑马飞奔而来,口头传达师长的命令:

岚山岭出现大股敌人正向会昌城攻击前进,师主力正向城西出击,命令你团向城西北出击。

枪声越来越密,已经等不及各营集结,洪戈文命令杨参谋督促各营尽快集结出发,他亲自带着团属特务排和通信班向城西北运动。

为争取时间,洪戈文决定走城内,从城南到城北是一条平直的石板路,非常好走。

洪戈文带队进了南门后,北门急奔,这时枪声越来越密集,子弹都飞到了街上。

飞来的子弹有的打在房屋的墙上,有的掠过头顶,虽然伤害性不大,但造成的惊恐却很大。市民们特别混乱,整座城市鸡飞狗跳,男女老少们四处乱窜,纷纷找屋檐和障碍物躲避,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不绝于耳。

这些子弹自然吓不到起义军的战士们,因为他们都身经百战,但是他们却感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险,因为按步枪的射程计算,此时敌人距离会昌城已经不到3里了。

洪戈文跑在队伍第一个,他带动着这支小部队,以100米13秒的速度向前奔跑。

特务排和通信班都是精壮小伙,体能非常好,他们跟着洪戈文跑,虽然个个都气喘吁吁,但还都能跟得上。

洪戈文带着出了北门,立刻转头向西,这里有一座100米高的小山,此时显得特别重要,一旦被敌人占领,他们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向城内射击,封锁城北的进出口。

在北面的瑞金城还有革委会机关和指挥部,一旦被敌人

不想错过《洪戈文的军旅生涯》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