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他还琢磨着等冬天再送一波鱼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唐植桐首先要面对的是大伯、小姑的热情。
大家忙活了大半宿,各自回家安置,第二天上午,苏孝领着唐植桐看了板子,虽说短了些,但都很板正,可见唐文邦和苏孝都用心了。
唐植桐要给钱,苏孝没收,不仅没收,小姑唐婷还执意让唐植桐带上些干果和昨晚刚猎到的野猪肉,唐文邦拿出来的东西也是差不多的样子。
“大伯、小姑,心意我领了,东西不能要。”三人少不了一番极限拉扯,两个人非要给,一个人坚决不要。
来了这么多天,两家亲戚能有啥存货,唐植桐大概还是清楚的,若是真有干果,早就拿出来待客了,今天拿出来的极有可能是刚跟其他邻居换的。
“你这孩子,来一趟又是肉、又是鱼的,合着上门送温暖了?”唐婷不依不饶。
“哈哈,我那是孝敬,不一样,不一样。”尽管唐植桐一再推辞,最后还是带上了大伯、小姑两家的心意,一些干货、大酱啥的,至于肉嘛,唐植桐一概没要,理由也很充分,天热,肉还没熏好,带回去就臭了。
中午喋了一顿獾肉,唐植桐背上行囊,准备跟着筏子去了火车站。
唐植桐此行,主食以()
玉米面为主,但菜品上很是可以,几乎顿顿有肉。
临走的时候,唐植桐想放下十斤粮票来着,大伯死活不要:“这满天飞给我们浪费,你自己留着出差用。”
“满天飞”是百姓对全国粮票的戏称,顾名思义飞到哪都能吃,省属粮票又叫“吃遍省”,本地粮票则叫“本地吃”,名称不一样,但都是重要的凭证。
“那不行,我在这十来天,总不能吃白食吧?”唐植桐不同意,执意要给。
“谁说吃白食?那鱼、那肉,我给你钱,你要吗?”唐文邦两眼一瞪,他心里可是有数的,侄子吃的那点干粮,这些东西不仅能补回来,还绰绰有余。
唐婷也在一旁帮腔,说要给侄子算钱。
“得,得,我收着。”尽管知道两位长辈有演戏的成分在里面,唐植桐还是把票收了起来,下次来的时候长个记性,多带点硬货。
唐植桐告别亲人,跟着木筏顺流而下,到达车站后又是一番忙碌。
这次的木板是个人使用,押运科不知情,自然也不能让两位押运同事知晓。
为掩人耳目,唐植桐在卸载木板后,出车站找了辆板车,雇人拉到了一个人少的岔路口,借口有人来运,结账后独自等待。
待板儿爷走远后,唐植桐才将木板和装有干货的麻袋薅进空间,溜达着去找宾馆歇息。
开往四九城的列车依旧是明天十点开,只要一宿就能到,马上要见到小王同学,唐植桐很期待……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狗子抓到的,明天让你尝尝獾肉。”唐文邦有些自得,这狗獾有十多斤重,能出好几斤肉。
<divcss=ntentadv>“好,这可是好东西。”唐植桐乐呵呵的答应着,把两根火把引着,插在墙的窟窿里。
尽管唐植桐两辈子都没吃过獾肉,但并不妨碍他知道这小东西,肉都是其次,主要是油,药用价值非常高。
獾油不仅可以治疗烧伤、烫伤,食用对胃溃疡有奇效,就连普通的胃病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听说还能治疗偏瘫。
除了偏瘫唐植桐没有验证过外,其他都属实。
“桉子,你去看过解出来的板子了吗?”唐文邦和苏孝坐在板凳上休息,喊过忙完的唐植桐,一同看着家人忙活。
“没呢,有两位长辈给掌眼把关,肯定错不了。”唐植桐掏出烟,给两位长辈散烟。
“明天去看一眼,如果不行,咱再想办法。”唐文邦摆摆手,没有接唐植桐的烟,而是掏出烟锅在自己的烟()
袋里挖了两勺,用大拇指按结实。
“行。”唐植桐也不拒绝,行不行还不是自己说了算?那必定是行的。
唐植桐划着火柴,先给唐文邦点着烟锅,再给苏孝点着烟,随后才是自己,至于唐钢嘛,暂时没有,他蹲在一旁清洗内脏呢。
虽然最低档的卷烟只要几分钱一盒,但很多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的老烟民更喜欢抽旱烟,一来便宜,二来劲大。
现在还没人管这些,甭管是自家种了自家抽,还是种了往外卖,都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