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一瞬变得更柔,彼此之间从来悲喜相连,伸手将人拉起又轻轻揽进怀里,他的拥抱是可容她崩溃的方寸净土;她紧紧抱着他,难以名状的恐惧和痛苦都在此刻倾泻而出,他听到她颤抖的声音,在说:“我哭不出来……”
“他就在我面前……他已经死了……可是我却哭不出来……”
“也许他们是对的……我真的还在恨他……是我,是我害死了他……”
她的坚强从不虚假,只是也总要寻到片刻喘息的缝隙,没有谁可以果真心无波澜地做到“大义灭亲”,即便他们素来亲情单薄、即便一切是非道理都很分明。
“你已经尽力了……”
他叹息着拥抱她,为她的痛苦心如刀割。
“宋公之事只是一个意外,你从未想逼死任何一个人……”
“他去前也曾力主依律办事,未尝要携全族同你对抗……他必是明白你的难处,也不愿宋氏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这些话她都是听过的,有些道理也在这七日中可以想通,只是此刻万籁俱寂、她内心的脆弱被眼前人放得百倍大,有许多平素说不出口的话也终于得见天日了。
“他为什么要在最后为我说话……”
她有些怨恨地问着,也不知是在问方献亭、还是在问已然故去的父亲。
“他一生都没有为我说过话!一句都没有!……为什么偏偏在最后,他要为我说话?”
“我宁愿他同我对抗!我宁愿他像那些人一样恨我骂我!”
“他现在这样算什么?——算什么!”
扭曲的挣扎难以压抑,此刻她的质问是撕心裂肺的——他忽然就明白她原是宁为玉碎的性子,要么便从头到尾都不要得到一点爱,要么便完完整整给她全部。
“我无法还他了……”
她的泪水终于决堤,其实剥开那因缘际会之下层层叠叠包裹在心上的厚重伪饰,她大约也曾深深渴望过得到那个已故之人的爱罢。
“三哥,我再也无法还他了……”
他微微闭上眼睛,感到自己一颗心都要被她掏空了,或许他对她从来不是单纯的疼惜怜爱、而是永远相互呼应的休戚与共同忧相救。
“哭吧……”
最终他只能这样宽慰她,极致的共情之后却是苍白的词穷。
“……哭出来就没事了。”
“陛下——陛下——”
西宫之内略有喧哗,是少帝亲至膳房为母后熬煮了粥饭,宫人们都诚惶诚恐小心伺候、唯恐这位祖宗将自己磕着碰着;折腾了大半个时辰方才料理停当,他又亲自端着向扶清殿而去,一路怕粥凉了走得极快,身后上了年纪的王穆险些便要追不上了。
“陛下且走慢些——容老奴先去殿中通传——”
少帝可不会听他的,心说母后方历丧父之痛、今日一整日都是滴水未进,他又岂能不为之担忧?她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替他守江山,他已是如今同她最亲近的人了,他不关心她照顾她、又要谁来陪在她身边?
“不必通传,朕自去探望母后——”
卫熹语气坚决,眼中又隐有丝缕要向母后献宝的期待激动。
“你们便在外守着,谁都不许入内打搅。”
左右宫人闻言皆喏喏称是,目送少帝殷勤地手捧粥碗小心翼翼推开了扶清殿的宫门;他入内时见内殿依稀还亮着灯、便试探着唤了一声“母后”,没有人应答,仅有一声闷响隐约从宫殿深处传来,继而又是窸窸窣窣的,好像……有些匆忙似的。
他心中觉得怪异、当时却不曾细究,只在外扬声道:“母后,是儿臣来了——”
说着便不等召唤径自向内殿而去,短短的几步意味着多大的危险,当时的他竟是一无所知的。
“母后——”
他看到垂坠而下的床帷,昏黄的烛光隐隐映照出母后的身影,柔婉的模样令人心旌摇曳,他一颗心隐隐的痒、这才忽略了床榻之下隐约斑驳的泥渍和母后应答时微微张皇的语气,只听对方唤:“……熹儿?”
她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刚刚才哭过,卫熹心头怜惜之意愈盛、已迫不及待要看到她的脸。
“儿臣听闻母后今夜未曾传膳……”
他步步向她的床榻而去,甚至忍不住想伸手撩开那一层阻隔的纱帷。
“……便亲自做了些请母后一用。”
宋疏妍与他只有一帘之隔,而方献亭方才未及避出去、此刻亦藏身于她的香枕绫被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