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意见,七位大臣就投票,多数的就通过,遇到一些实在麻烦,或者有争议的东西,内阁解决不了的东西,还是由皇帝下最终的决定。
这样一来,尽管大明帝国各地的奏折相当的多,但是每天杨改革最多需要一两个时辰来处理这些公务,其他时间都可以休息,做其他的。杨改革乐得清闲,大臣们乐得了权力。
崇祯元年,二月初三。
杨改革下了朝,就对王承恩说到:“大伴,今天准备去一趟琉璃厂,对了,朕让你挑的人怎么样了。”杨改革让王承恩推荐一个人,负责玻璃的保安,保密工作,意思就是要从锦衣卫里挑一个人,才适合干这样的事。杨改革自己对大明朝的人士是两眼一抹黑,所以才让王承恩替他找人。
王承恩也知道皇上对于这件事的重视,也知道一旦那个什么玻璃一旦出世,将给皇帝带来很大的利润,这个负责玻璃保安和保密的人,肯定会是皇帝一等一的心腹,所以,这件事他还是不敢自己做主,给杨改革准备了几个备选的人员,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崇祯。这人选,王承恩也还下了些心思的,有三个备选的,一个四十来岁,属于老成的,一个三十来岁,属于正有精力的,一个二十多岁,年轻的。
“回皇上,奴婢选了三个人,都是锦衣卫的人,籍贯都在这里。”说完,王承恩就掏出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几个人的情况,供杨改革自己挑选。
杨改革觉得既然王承恩选的,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想想自己才十八岁岁,觉得还是选一个年轻的,以便将来自己栽培,好大用,毕竟怎么着,给自己看守玻璃的秘密,怎么也是自己的心腹。于是,就选了那个二十多岁的。
“叫这个叫什么沈福元的来见朕吧,今天朕还要去琉璃厂一趟呢。”杨改革选定了那个叫做沈福元的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回皇上,奴婢明白,这就让人去传那个沈福元。”王承恩应到。
杨改革睡了一小会,起来又吃了些饭食,这才接见那个叫做沈福元的锦衣卫。
“臣锦衣卫千户沈福元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福元极为工整的在地上磕头。;
杨改革用手指敲着桌子,思索着到底是泡妞为先,还是出玻璃为先。想了想,考虑到野猪皮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要入关了,还是先出玻璃吧,美人嘛,曰后再说。
杨改革问道:“孙姑娘,我听说你哥哥是一位烧琉璃的高手?”
对于杨改革首先问她哥哥的事,而不是先打自己的注意,孙丽娘很意外,眼前这个一看就是一位猪哥的公子哥居然先问她哥哥,明显无视她,让孙孙丽娘很不爽。但是很快回答了杨改革的话。
“公子,是的,小女子的哥哥在这琉璃厂都是出了名的烧琉璃高手,可以烧出各种琉璃来。不知道公子……”
“嗯,能烧各种各样的琉璃?透明的呢?能烧吗?”杨改革估摸着琉璃是能烧,但是应该烧不出纯净的透明的琉璃来,要是透明的那就是玻璃了。
“呃,这,透明的琉璃,杨公子,这似乎有点不太现实啊!说实话,小女子在琉璃厂这样多年,还没见过整块的透明琉璃呢。”孙丽娘如此以“专家”的身份说到。
“哪,能把你哥哥叫来一起谈谈吗?”杨改革决定不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一场感谢茶话会,就变成了一场技术研讨会了。
……
“在下孙大有,见过公子,多谢公子仗义出手。”孙丽娘的哥哥首先给杨改革鞠了个躬,然后才自我介绍。
“孙大有?嗯,坐,我想问你,你懂得烧琉璃吗?”杨改革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居然让主人坐。孙大有也很自然的就坐下来,没觉得这里自己才是主人。话说这人的身份变了,态度就不同啊!
“回公子,确实如此,我对别的可能不太懂,但是要说到琉璃一道,我也算得上是个高手。在这琉璃厂的地界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孙大有如此的自我介绍,一改刚才木纳不说话的形象。
“专家?呵呵,那你见过透明的琉璃吗?或者一种叫做玻璃的东西?整块透明的。”杨改革描述着自己心目中的玻璃。
“公子,您确定,是整块的,透明的玻璃?琉璃?”孙大有皱着眉头问道。
“恩,一种透明的玻璃,或者琉璃,整块的。”杨改革不确定西方是否出现透明玻璃。
“公子,恕在下见识浅薄,从来没有见过有谁能烧公子所说的透明玻璃,要说透明的琉璃嘛,有时候偶尔会在琉璃的烧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但是只有一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