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爱卿?听明白了吗?”杨改革再次呼唤袁崇焕,袁崇焕这才猛然醒悟过来,这里是皇宫,这里是平台,由不得他发呆,立刻蹦起来,又跪倒在地,磕头道:“臣失礼,臣该死,臣有罪。”
“嗯,起来吧,没事,明白了吗?”杨改革又问道。
“臣明白。”袁崇焕毕恭毕敬的答道。
众位大臣还在惊异这“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是个啥差事,恐怕“辽东王”这个称呼也不过分吧。皇帝真的是看得起袁崇焕。
又看了逼真的“沙盘”,觉得这皇帝真的是无厘头,没事尽搞些下贱人搞的东西,不是木匠就是泥瓦匠,这老朱家尽是一些“怪种”,这是一个皇帝应该干的事吗?皇帝应该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听我们这些大臣的汇报,然后作出“圣裁”,这才符合一个明君的形象……,又觉得这沙盘做得还真的是逼真、详尽,就连他们这些文臣,也都是一目了然,城池,山川,河流,道路,长城,大海,应有尽有,上面还插上了小旗,估摸着就是代表了军队的数目了。嘿嘿,有这种东西,我们文臣也敢去打仗了,有些大臣心里如此想到。
准备工作做完,又给了袁崇焕一些思考和适应的时间。“沙盘”推演终于开始了,袁崇焕对孙承宗。
【注:本来此时袁崇焕还在老家当老百姓,这里当他已经在京城。】;
崇祯元年。
二月十二。
让杨改革久等了的历史上有巨大争议的人物——袁崇焕,终于得到杨改革的召唤。杨改革用平台召对的高规格召见了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本来该在几个月之后才发生的平台召对,由于杨改革的介入,提前了。
平台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燕京故宫的保和殿后面,就是两个小后门。
在场的除了杨改革这个皇帝之外,还有几位辅臣,尚书,还有孙承宗这样的和皇帝亲近的大臣。
“臣袁崇焕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跪在地上的就是传说中的袁崇焕。
杨改革研究了一下这个袁崇焕和自己在百度图片里看到的“相片”,发觉这袁崇焕和相片有很大的出入,属于长得不咋样的人。
“……你就是袁崇焕?……唉……”杨改革叹了口气,对于这样一个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也是参杂这好坏两种心理。
好,就是这人至少还有几分本事,敢打仗,不怕死,就打仗而言,在明朝文官里,还算是个高个子;坏处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和打仗本事成反比的就是他的战略眼光和思维,差的一塌糊涂,甚至可以说稀里糊涂,毫无章法。
别的不说,五年平辽就是一个大忽悠,杀毛文龙就是莫名其妙,又搞什么议和之类的东东,完全就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了,乱窜。
当然,没有最烂,只有更烂,要说到比烂,还有比袁崇焕更烂的人,那就是历史上那个倒霉蛋,崇祯了,居然被袁崇焕忽悠了。
袁崇焕和众位大臣都不明白为何这皇帝叹气,难道是又坏了什么事?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杨改革说道:“袁爱卿。你以前是这辽东巡抚,辽东之事,可以说是尽知,朕打算起复你,仍用你做这辽东巡抚,说说你对辽东之事的看法和打算?”这次召对比历史上早了几个月,杨改革不知道袁崇焕是不是会提出他那个著名的“五年平辽”计划。杨改革还是决定问问。
“回禀陛下……辽东之事,臣以为,如能赐臣便宜行事之权,可五年复辽……”袁崇焕终于还是说出了他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大忽悠,五年平辽。
杨改革在心里苦笑,知道这历史就是历史啊!虽然自己提前几个月平台召对,但是这五年平辽还是从袁崇焕口中说了出来,看来,这煽动历史的蝴蝶,想要形成风暴,能力还是差了些啊!
“嗯,五年平辽……,如此就说说你的要求吧。”杨改革暂时没有否决袁崇焕的计划,只是让他把话说完。
“……五年之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遣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袁崇焕的声音铿锵有力,说的话抑扬顿挫的飘荡的平台的房梁下,缠绕在众人的头顶之上。
杨改革心里盘算着,这是要钱给钱,要东西给东西,要人给人,一句话,要什么给什么。
杨改革心里嘀咕着:要不要我给你送几颗原子弹啊!这样,你一炮糜烂数十里,还帮你搞几架b52,好让你空投到野猪皮的脑袋上,这样你也不用五年平辽了,估摸着几天就“平”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