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九章 历史上的无名小卒(二)

来听你告罪的,听大伴说,你有重要的事要跟朕说,希望能挽回你的失言?”杨改革想起来,这王承恩说过,刘吉善是有东西要给自己的,希望自己不要把他的失误写进史书里。

“……启禀陛下,罪臣在节约用纸,缩几张纸为一张纸上面出了错,也想在这方面为陛下分忧,为我大明朝节约一些开销,以赎臣之罪……”刘吉善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听刘吉善这样说,杨改革来兴趣了。缩几张纸为一张,那不是说,要用小字?嘿嘿,这小子要做文人们的对头啊!嗯,确实,在推广小字这件事上,自己需要一个站在前台,和那些文人打擂台的人,这个刘吉善,倒是会做人。

推广小字,一来是节约用纸,节约开支是真,打击和折磨那些老臣子也是一说,还有就是写小字了,笔画多的字,特别是繁体字(正体字),就相当的难以辨认,书写,必定会引起简写字的兴起和普及,这也是杨改革要推行小字的原意,杨改革本来学习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学的是简体字,偶尔一些繁体字(正体字)还勉强对付,一旦整篇都是繁体字,那就是折磨杨改革,杨改革觉得,与其折磨自己,不如折磨别人。

要群臣书写小字,那不过是自己当时的灵机一动,作为叫板文人的工具,根本就没想过能改变文人几千年来固有的习惯传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一个愿意站在前台,为自己打擂台的人,杨改革觉得这东西可以试试。成了,自己以后不用为简繁烦恼,不用受简繁折磨,失败了,也不过损失了一个刘吉善,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损失,这个,值得一试。

“……不错,刘爱卿,说说你的想法。”杨改革现在看着这个披头散发,一身白衣,神情疲惫的人比较顺眼了,一口一个爱卿的叫了。

“……罪臣以为,陛下提倡的节俭,节约实在乃是天大的好事,实乃万民之福,想天下多少文人书写,需要用纸?需要用多少墨?如果都如陛下提倡的那般,用小字,缩几张纸为一张,那得节约多少用纸?节约多少墨?可以为朝廷节省多少开销?实乃陛下的德政也……”刘吉善听得皇帝叫自己爱卿,就来劲了,马屁不要钱的往皇帝身上拍。把一个小小的“倡议”吹成了德政。还天下万民之福。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脸皮厚。

“呵呵……”刘吉善的马屁拍得不错,杨改革笑纳了,笑过几声之后,又道:“不错,刘爱卿,这用小字,确实能节约开支,不过光说是不行的,刘爱卿可想过,如何缩几张纸为一张?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吗?”

杨改革不准备亲自上阵,准备看看这刘吉善能合自己的心意不。杨改革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和现代排版一样的板书方式,从左到右,一行接一行,中间用标点断句。当然,这只是杨改革的一厢情愿。杨改革打算用这个主动靠过来的人试试,用他和文人们战斗,这样自己跟在后面享福,比自己挺身去战斗强得多。

“启禀陛下,罪臣以为,应该如陛下所言,使用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字,紧缩字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缩四五张纸为一张纸上,可以节省掉原来开支的五六成以上,当真可以为朝廷节省不少钱,实乃皇帝陛下的德政……”

杨改革对于他的马屁,根本不在乎,在乎的是这个人愿意为自己站在前台和天下的文人战斗,这样就足够了,自己在他身后,给予一定的支撑就行了。并不想自己站出来,带领着一帮人去搞这件事,这样实在太累,杨改革可没这样的精力和实践去弄这些。

“这,刘爱卿,你光说朕一时也听不明白,可有写好的纸张让朕瞧瞧,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说一万字不如看实际效果一次,杨改革这是当皇帝,不是干技术工程师,自然没精力和这个刘吉善一起“发明”新的书写方式。

“启禀陛下,有的,有的,微臣早已想好了书写的方式,还请陛下过目。”刘吉善立刻高兴的回答道,皇帝对这个有点兴趣,那就是说,自己的“赎罪”计划,似乎可以成功了,也可以让自己不在历史上留下可耻、可笑、可悲的名声。当然,如果皇帝对这个不感兴趣,那自己除了死之外,恐怕没有别的路好走了,当然,即使死了,自己这个千古骂名,嘲笑之名,也算是留定了,所以,自己是不能死的,必须要改变那留在史书上的记录。

刘吉善在怀中摸索了一会,掏出几张纸,高举过头,禀报道:“启禀陛下,微臣已经准备好了几张范例,把原来用三四张纸写的东西,合成一张纸写下来,还请陛下过目。”

杨改革没想到,这个刘吉善还花了点心思,弄了一个样品给自己,也来了点兴趣了,道:“呈上来吧。

不想错过《百度宅男当崇祯》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