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改革闲着无聊,见方弘瓒低着头站在那儿,于是就问“方弘瓒,你说这训练出海的海军,该派什么人负责呢?”
杨改革就这样无头无脑的问了这句。杨改革也不知道这训练水师,海军要谁负责比较好,在明朝,自己可认识不了几个人。
方弘瓒心中暗喜,心道:果然被自己猜中了,皇帝派自己去招募勇士,连船和派谁训练都还没想好。方弘瓒的兜里,现在就装了几个人,就等皇帝问自己,然后顺理成章的推荐给皇帝,这样,一旦推荐成功,这被推荐的人,少不得欠自己以个人情,少不得要拿点东西答谢自己。
“启禀陛下,臣认识几位水师的人,艹舟弄船,也是行家里手,不知道合不合陛下的心意。”
“哦,那你就说说看。”
“臣认识的人当中,有某某地的总兵xx,某某地的副将xxx……”方弘瓒倒是推荐了几个。
杨改革一听,一点印象也没有。也就没啥兴趣了。
想想,这明末玩船,在海上比较出名的,说到牛b,有名的历史人物,还要数郑成功他老爹,郑芝龙和他们一家子。要是自己能招抚到郑芝龙和他一家子,那该多好啊!杨改革的心思,又飘荡荡了。
方弘瓒在底是用,还是不用啊!他哪里知道,崇祯皇帝的用人原则,如果你推荐的是历史上有点名气的,当即就会大用,如果你弄一些莫名其妙,没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名声的人,根本就当你是npc,鸟都不鸟你。可惜,方弘瓒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皇帝是如何想的。
杨改革的心思根本不在方弘瓒推荐的那几个npc哪里,而是在想这郑芝龙的事,如果没记错,这郑芝龙,是接受明朝的招安了的。正是因为忽悠好了皇帝,得了一个管理海事的差事,有了名义,这才在明末的乱世中崛起的,可以说,现在插手郑芝龙一家子的事,正是时候,再迟,这郑芝龙就要成气候了,以后想要招安、利用他们,就难了,胃口大了,喂不饱啊!
想到这里,杨改革本来就很混乱的头脑,又是一阵乱麻。这一头的事还没有理清,那一头的事又冒出来了。
训练海军?招安郑芝龙,提前介入控制郑家的崛起。这些事,无头绪,一头糟。这历史知道的太多,即是好处,也是坏处,知道的多了,这压力就大啊!
如何应对?等郑芝龙接受招安的时候招他进京,介入郑家的崛起,这样郑家的崛起,就可以减缓或者终止了。不错,杨改革在心里记下了这件事。想通了的杨改革,又是一阵轻松,盼望着郑芝龙这海盗早点闹事,好接受自己的招安。这样郑家的一家子,就会归拢到自己的麾下了。
想着拥有这明末最牛b的海盗给自己当海军大将,还有那民族英雄郑成功供自己养成,杨改革得意忘形,哈哈大笑起来。
方弘瓒低着头,见皇帝半天不说话,本来就有点紧张,忽然听见皇帝哈哈大笑,吓得差点跪倒在地,以为皇帝笑自己不自量力,管自己不该管的事。
杨改革盼望着郑芝龙这海盗早点闹事,那边王承恩叫来的郑怀忠,也很快到了。
“奴婢郑怀忠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郑怀忠这次,可是满脸春风,激动得很。王承恩已经给他吹过风了,皇帝这次,问的是造船出海的事。郑怀忠高兴得,只差叫王承恩干爹了。
“起来吧。”
“郑怀忠,朕听大伴说,你这内官监还管造船这事?”
内官监就是内廷的“工部”,有这相对应的功能。
郑怀忠怀着激动的心情道“启禀陛下,确实,这内官监就是负责皇家的营造,凡是营造事宜,内官监都可以办。这造船,是可以的。启禀陛下,当年的三宝太监郑和就是掌的这内官监,专门负责造船,出海事宜的。”
郑怀忠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曰,能够像郑和一样,代表这皇帝陛下出海,宣扬这大明朝的天威,为皇帝陛下传播美名,实现他的人生价值。现在,皇帝终于问到了造船出海的事了,可比那个什么种辣椒来劲得多,早已准备多年的说辞,这回,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你叫郑怀忠如何不高兴,如何不激动。
三宝太监郑和,说到他,就要说到这宝船,这宝船有多大,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说或,有万吨的木质宝船,这让人太震撼了,想这万吨的宝船开到欧洲的时候,那些西洋佬不知道是什么表情,一定会很精彩!然后,想着移民来明朝的人络绎不绝,自己就可以来个汉语等级考试,四级是学徒,八级是入门,十二级就可以没一点问题的入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