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忠激动的眼泪都流下来了,呜咽这道:“启禀陛下,奴婢必定全心全意去办这件事,必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郑怀忠可是真心实意的要把这事给办好,办好了,才有可能出海远航。
其实到了郑怀忠这个位置,一般的银子,对他们的吸引力已近不是很大,更大的权利,进司礼监,对他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郑怀忠显然要走另外一条路,留名青史,这个不光是对太监,对天下的人都有莫大的吸引力。
谁不想留名青史?银子和权力是好,可是,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唯有这青史留名,才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杨改革的心思则是:也好,东方和西方的造舰,航海技术,互相有竞争更好,谁优谁劣,更是可以有一个对比,也可以互相借鉴。这是好事,独家垄断,这在二十一世纪,是要反垄断的。
又看看方弘赞,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同知。
“方爱卿,你也回去吧,招募海员的事,继续,多多益善,过几曰,朕会派人去训练这些人的。”杨改革心目中,这可不是就招几个环球航海的人就完了,而是自己的海军摇篮,没有海军的教官,自己先用陆军的教官去训练一下,让那些人了解一下基本的军队规矩,这也好让曰后那些人容易训练些。自己的舍人班,由于各方面的素质极高,所以,训练的进度十分的快,远不要新兵教材中的三个月,半年时间。孙承宗给的评价,可以“毕业”了。
“遵命,陛下。”方弘赞也退了出去,这次,推荐人没有成功,让他挺懊恼的,如此好的一个机会就这样丢掉了。再一看这徐光启推荐的人,皇帝一听说有能力,立刻就重用了,连那个什么西洋教士都得了重用,心中更是不服气,带着一点沮丧,皇帝不好忽悠啊!也对皇帝选择人才的标准有了认识,下次推荐,一定要推荐有才能的,有名气的。才能打动皇帝,否则,推荐一个皇帝没听过,也没什么过人之处的,皇帝鸟也不鸟自己,真是懊恼。白白丢了一个机会。想着很后悔,伸手进怀里,拿出那张写着自己推荐的和自己有关系的人的纸,“嚓嚓嚓”扯了个粉碎。
【呵呵,感谢一下“蓝袜”的打赏。】
;
想通了的杨改革再也不为什么西洋人要不要得而烦恼了,谁厉害,谁就上,没本事的,都给我靠边站,捣蛋、拉后腿的,有多远踹多远。
又一想,这西洋的传教士,貌似比郑芝龙更加的好控制,他们传教士远渡重洋几万里,无亲无靠的,自己作为这东方帝国的皇帝,给他们招招手,他们还不屁颠颠的跑过来给自己卖命。自己有过亿的人口基数,难道还怕他们西化了自己不成?这个时候,东方帝国还是西方人向往的天堂之地。
西洋船就西洋船,只要能航海,能打仗,那就是好船,不见得一定就要造宝船,话说这: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不用怕。也不用恼火。该来的就来,该上的就上。
“好!即刻召这些西洋教士进京,待朕考察过之后,如果确实有才能,即刻重用,帮朕训练出海海员。”杨改革大叫一声好,然后下了这道命令。
暖阁内的众人,都被皇帝这一声大吼震的耳朵发麻。不知道皇帝发的哪门子疯,好好的大叫大吼,又不敢用手掏耳朵,难受。
……
暖阁内,沉默了一阵。
郑怀忠本来是满心欢喜的来的,本来是自己的“差事”,被徐光启推荐的人和什么西洋教士弄去了,煮熟的鸭子,眼见就要飞走了,自己的梦想,恐怕也要泡汤了,心里沮丧的很,对西洋教士,西洋人,心里有了无数的怨念和诅咒,狠不得要剥了他们的皮。
郑怀忠木讷的沉默了半天,下了决心,冒着被皇帝厌恶、杀头的风险,奏道“启禀陛下,那不知奴婢这造船的事……”郑怀忠鼓了半天的勇气,说出这几个字,勇气就泄光了。这种事,从来就是皇帝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而不是你要求皇帝干什么,让皇帝给你安排干什么,这可是犯了大忌讳了。说完话,郑怀忠低着头,看这自己的脚,额头上的细密汗珠就出来了。
好在这位崇祯皇帝是一位穿越者,帝王心思还不重,待人还有那种二十一世纪的平民宅男姓格,对于这种冒犯皇权的事,根本没放在心上,也没太在意。
“郑怀忠,关于造船的事,朕也不准备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回去,也可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找一找这造宝船的人才,如果确实可行,朕会造宝船的。”杨改革想了半天,觉得这西洋船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