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四十五章 舆论

对付东虏,却没想到,自己调兵,还有一个矛头,就是对准的他们。到时候,这野猪皮也要打,这盐商也要砍,更要对付造反的农民。

杨改革觉得这还有什么比自己自杀,明朝灭亡更可怕?如果自己要避免崇祯十七年的悲剧出现,就必定会有所动作,有所动作,就不得不动某些人的利益,这就会有冲突,如果自己怕这怕哪,干脆,自己直接找根绳子提前吊死了事。

“陛下,还有几件事,臣不甚明了,还请陛下明示。”孙承宗心中的那两个疙瘩,一个就是收买蒙古人,让他们刺探消息一事,还有一事就是为什么满桂的六千人,要分成六个千人队?这两个问题,貌似和这砍盐商说不上多大的关系,最多可以看成这收集山西商人罪证的一部分,不过,如此大动干戈,岂不是浪费?

“哦?孙师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说?”

“陛下,这臣一直想提醒陛下,这军情,事关社稷安危,陛下还是不要完全依靠蒙古人的好,还是要有自己的探马夜不收,还得有自己的细作才好啊!”孙承宗忧心忡忡的说着自己的担忧。

“呵呵,是这个事,不要紧,朕已经有了安排了,收集情报,分成多条线路,朕已经安排曹化淳专事蒙古那边的情报,这个,孙师傅也是知道的。”

“这个,老臣是知道,不过,也正是老臣担忧的地方,这厂卫,向来只对陛下负责,就是有老臣替陛下打理,这消息经过老臣之手,再传回前方边将手上,这一来一回,消耗时间过于长,对战事不利啊!”孙承宗的担心自然是有道理的,这厂卫向来只对皇帝负责,从来都是皇帝在先,等皇帝得了消息,再转回地方,这时间,耽误的可就长了。

“这个事,孙师傅不要着急,这情报方面,除了曹化淳,还有这蒙古部落,军队自己还有自己的情报系统,有自己的夜不收,这并不矛盾,军队只管负责军事方面的情报,这曹化淳,则是关注全面的,包括军事,民生,物资,等等,这并不冲突,孙师傅则负责从中协调,将两边的消息,互通有无,必要的时候,朕会告知曹化淳,让他的人手协助边关将领的。”

杨改革的这个安排,实在是出于无奈,本来,打仗,军队都有自己的一套情报系统的,不过,这明末,军队上的这套系统,已经差不多完全失效了,所以,杨改革不得不弄一些代替这个军队的情报系统,否则,光靠军队情报系统,这野猪皮什么时候到了燕京城,自己还不知道呢。

“老臣还不明白,这为何把满桂的六千精锐分成六个千人队,还划分区域,陛下打算长期驻留?这岂不是分散了兵力。难道陛下仅仅是为了抓捕那些谋逆的山西商人,这个,大可不必啊!想区区几个商人漏网,和这六千精锐的分量,不可同曰而语啊!”孙承宗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这个事,朕是这样考虑的。现在东虏不是正在蒙古清扫道路吗?等东虏清理过,朕也准备去清理一次,到时候,袁崇焕从关外辽东往西,这满桂在边墙,由南向北的梳理,这样,很快,就可以把那些对我朝有怨的部落,投靠东虏后金的部落,清扫干净,不顺从我朝,就要做好灭亡的准备,……朕听说,这东虏后金,准备扩编蒙古八旗了,打的主意就是用蒙古人丰满自己的羽翼……。朕的打算是,组织蒙古皇协军,协助我朝作战,以我朝的精锐弹压这些皇协军,让他们对东虏后金作战,这样,可以达到消耗蒙古和东虏后金的双重效果。”杨改革胡乱的扯了一通,这个时候的蒙八旗,还只有一个影子,没正式编制,没有正式出现在历史上。不过确实有收蒙古八旗做自己羽翼的想法。现在拿来说事,也不算是瞎说。

“扩编蒙古八旗?此话当真?”得到这个消息,孙承宗大为紧张,这东虏后金最致命的弱点就在人口稀少,可战之精锐不多,即使明朝这些年和东虏作战,失利的多,但是,东虏也架不住明朝人多,多少也磨死了一批东虏后金的精锐,所以,如果这样一直磨下去,只要后金有一次招架不住,出现失误,就是不可逆的大失败,满盘皆输,而明朝,失败了还可以再来,拥有多次失败的“权利”。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所以,孙承宗一直对东虏后金,有着着很大的心理优势,认为,即使明朝再失败几次也不要紧,只要有一次翻盘,后金就是满盘皆输。现在听到皇帝说东虏后金用蒙古人填充自己的羽翼,那么,这人少,兵寡的局面,立刻会翻转过来,到时候,明朝的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了。还连带着一直压着打的蒙古那边,也出现不可预料的局面,那可真的是糜烂的无法收拾、糟糕的透顶了。

“这个肯

不想错过《百度宅男当崇祯》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