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二十艘以上,这雇佣铸炮师,炮手这件事,朕这里,已经有一批了,准备再补充一批,人数嘛,也是多多益善,凡是能够铸炮,打炮的都要。朕都要了。”
皇帝说的二十艘战舰,没把徐光启吓死,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皇帝这种超大规模的雇佣军给吓住了,这一艘船上,少说也有百人左右,这二十艘,就是两千多人。
“陛下,不用这样多吧?”徐光启也犯嘀咕了,自己可是大打包票的,现在皇帝要二十艘船,这就是把澳门翻过来,也翻不出二十艘像样的战舰来啊!
“徐师傅,你不知道,朕打算用这些船,来快速的训练朕的新水师,朕的水师,已经招募到了几千人了,这二十艘分一下,每艘船上面,也能分到一百人以上,如何不要二十艘?当然是越多越好啊!”杨改革想的是大干,快干,这规模和速度一下子就要起来。明年,自己的船出来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搞大规模移民了。这个才是解决明末问题的根本。
徐光启抹抹额头,道:“陛下,恕臣斗胆,这就是把澳门翻过来,也决计找不出二十艘的葡人战舰啊!”皇帝的要求,远超徐光启的估计,原本徐光启以为,雇佣得一两艘船都不得了了,那里知道,一下子,皇帝就要雇佣二十艘。
“呵呵,徐师傅,这个不要紧!只要价钱合适,朕相信,这澳门没有,这南洋有,南洋没有,这印度有,有了合适的价格,相信,就算是英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等等,都会很乐意给朕当雇佣军的!”杨改革信心爆满,知道这个时候,在老外的眼里,钱就是一切,只要有钱,那些老外,就是扒了本国的国旗,也会给自己来当雇佣军的。杨改革准备不惜血本,下赌注,干他一大票!用钱催生自己的海军。话说海军就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不敢烧钱的就不要玩海军。
面对皇帝的疯狂,徐光启有些不适应,也对皇帝说的那些东西感到不可思议,皇帝居然知道澳门,南洋,还说什么印度,还说这些地方一定有船,难道皇帝对这些地方很熟?
“那好吧,陛下,臣试试,尽量为陛下多雇佣到一些西洋战舰……不过,陛下,臣以为,这雇佣葡人炮师一事,完全不用多多益善,其实,陛下眼下的这批人已经够了,陛下完全可以让他们教会本朝的炮手,再让本朝的炮手去教会更多的炮手,这就够了,没有必要雇佣很多葡人,这铸炮也是一样,聘请一批铸炮师,把技术学到手之后,完全可以自己铸造,没有必要雇佣太多的夷人,这有点浪费了。”徐光启这回也不敢打包票了,只能说尽量试试。对于雇佣炮师、铸炮师这件事上,则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不用太多,已经够了。
杨改革想了想,觉得也是,这炮手训练,只要有了正确的方法,其他的,就是用大量的银子喂出来的,如果人数太多,自己也养不起,于是,道:“那这件事,就拜托徐师傅了,铸炮,炮师的事,就依徐师傅的吧。”
“臣遵命。”徐光启答应了下来。
“对了,徐师傅,这件事,千万保密,特别是出兵朝鲜的事,请暂时保密,等做得差不多了,生米煮成了熟饭,朝臣们就算反对,也没办法了。”杨改革懒得和朝臣们打嘴仗,准备把这些事做实了,钱花出去了,朝臣们就算反对,也没有办法。
徐光启听了皇帝的话,也是汗颜,这话说的,也太俗了点,忙不迭的答应。
“对了,徐师傅,这次到澳门去雇佣西洋战舰,徐师傅这里可有可靠的人选,既要心向着朝廷,能为朕办事,能领会朕的意思,又要能和澳门那边的人联系得上,还要比较懂西洋的事物,比较懂这战舰的,否则,怕是完成不了这件事啊!”杨改革想起来,自己不能指望朝廷里的那些精英去和老外谈判,否则,这漂没就不说,首先就会被人当成傻瓜宰。自己的钱,不是让人当凯子骗的。
徐光启听了皇帝的话,想了半天,道:“陛下,臣这里有一个人,比较符合陛下的要求,即心向着朝廷,能领会陛下的意思,又对夷人比较了解,和澳门的传教士都有联系,到时候,雇佣战舰的事,就有保证了。”徐光启郑重的说出一位人出来。
“哦?这个人可靠吗?是谁?”杨改革准备看看,是不是历史上的名人,如果是则可以根据他的“历史成绩”去判断,如果不是名人那只能相信徐光启了。
“陛下,这个人就是李之藻,李振之,此人必定能胜任陛下的要求的。”徐光启郑重的说到。
李之藻?杨改革不记得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了,那应该是一个不太重要的人物了。那只能参考一下他的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