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辛苦挖掘,招揽的人才,算是完了,自己的嫡系势力,算是土崩瓦解了。这件事,自己还真的得像个办法给罩住咯。
“既然户部的人对这个办法很支持,那么,你就继续这样干吧,当堂借贷,不过,这名目,需要换一个更加光明正大的,……嗯,这样,你出面,组织一个银行,也就是钱庄,专门搞存入,借贷的业务,专门为大额的银两支付提供票据业务,也就是搞银票……,这个,朕再和户部的人商议一下,曰后,把这种所有涉及到大额银钱交易的事,比如,收取举监的银子,缴纳赋税,这些,都改用票据,以银票的形式来办,如此,可以减少直接使用银子带来的不便,这样一来,你这个银行的业务,所经手的钱财,必定十分的巨大,再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样,够你这个银行吃一辈子了……这件事,算是朕给你想办法抹平了,否则,这件事,一旦被有心人捅到朝议上去,一旦坐实了你在国子监当堂放高利贷的事,就算是朕想救你,也救不了,明白吗?”杨改革想救下自己这一票的人马,立刻使出浑身的解数,把曰后的票据业务给提前推出来了,把中央银行的功能,给推出来,这国家的拨款,国家的收入,全部通过银行来收取票据,这个,就是曰后中央银行的雏形,也为曰后银钱纸币化铺平道路,也算是为自己敛财,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子,这个路子,杨改革准备打算等时机进一步的成熟之后,再推出来,现在被这件事一搅和,算是提前出世了,否则,这件事,一旦被朝臣们说成李若涟替皇帝放高利贷,放到国子监的大堂里去了,这样,杨改革也受不了。现在经过杨改革这样一弄,变成了朝廷改革的试点,变成了皇帝有意为之,这,即便是大臣们用成担的奏疏,自己也不用怕了,一切都在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的领导之下开展的,这当堂借贷,也是皇帝为了试点新业务,简化户部手续,方便支付作出的改革,所以才有了锦衣卫百户出面办这件事的情形,当然,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的这个试点,获得了户部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李若涟本来脑袋就磕得很晕,知道自己这次办事,确实是办得太出格了点,这把皇帝陷入了一个很被动的地步,现在听皇帝这样一说,觉得,这皇帝实在是比自己更加的会异想天开,以银票代替银子,代替朝廷拨款,收支赋税,这其中涉及的银两数额,得多大啊?
杨改革的思维,已经进入了有中央银行这个超级金手指的幻想中,继续道:“……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件事,是朕授意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个,试点这票据代替银子,简化,方便收支,以及方便举人们借贷,所以,这是在朕的授意下,你和户部才联合在这国子监里当堂的借贷,明白吗?……”杨改革又叮嘱李若涟,这件事,自己担下来了,串联好了说辞,这件事,算是给自己摆平了。即便有人给捅到朝议上去,大不了说一声,皇帝玩闹罢了,这大明朝的皇帝玩闹,又不是头一回。
李若涟本来就很晕的脑袋,再次晕了。皇帝可真的有担当啊!李若涟原本打算自己出来牺牲自己,不使这件事牵扯到皇帝,没想到,皇帝居然有这样的担当,远超李若涟的想象,李若涟心目中的那个皇帝,变得高大起来。跟着,也落下了眼泪。
“罪臣……呜呜呜……”李若涟想哭,自己为了自己的私心,为了自己的前途,把这件事办砸了,现在,皇帝为自己收拾善后,实在是让李若涟感动。
“好了,不用哭,也不用自称罪臣了,记住,这件事,是朕授意你做的,你回去之后,开一个银行,就是钱庄,以钱庄的名义借贷给举人们银子,然后和户部的毕自严对一下说辞,这样,就不会穿帮,这件事,就变成了朕授意下的改革试点,方便士人借贷,方便户部收账,这件事,也就不算什么了,明白吗?至于国子监的那两头猪的事……,先暂时别管了,等国子监新官上任之后再说吧……”杨改革已经想通了怎么把这件坏得不能再坏的事变成好事。对于国子监的那两头猪,虽然杨改革看不上,不过,在国子监这件事上面,确实帮了自己的忙,准备晾一段时间再说。
杨改革一直想推行的票据业务,一直想推行的纸币,一直想搞的中央银行,现在给这件事一闹,提前出世了,杨改革以前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现在给这件事一逼,算是正式启动这中央银行的工作了,有了中央银行,有了汇票,有了银票,有了票据业务,有了银钱的存储、放贷功能,有了黄金,白银储备,自己差不多就可以发行纸币了,发行纸币这种超级的金手指,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
想到这里,杨改革的嘴角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