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陛下,根据臣最后得到的消息,伽利略先生他现在,应该过得非常不错,教皇都对他发出过赞许,人们都以结交伽利略为荣,他的学生,都以能师从他而骄傲……”汤若望说了一大堆的好话给伽利略,汤若望还指望通过天文望远镜来接近皇帝呢。
“是这样啊!朕知道了。好了,你退下吧。”杨改革知道了,这个时候,教会大概还没有开始迫害这位科学史上的大拿,自己要不要用自己的小翅膀煽动一下历史的进程呢?或许,自己应该写封信给教皇或者是伽利略,把伽利略接到中国来,或许,可以试着挽救一下这位科学史上的大拿。以自己东方皇帝的身份,以敬重这位教授的名义,请这位教授来东方讲学,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噱头,即便请不到这位科学大拿到东方来,也许,教会迫害他的时候,会考虑一下东方皇帝的感受,也许,会迫害得轻一点,也许,东西方的交流史上,会留下自己这一笔。
杨改革还在幻想,汤若望已经走了。
张显庸还在暖阁里。张显庸显得很无辜,也很尴尬,更是无助。
杨改革一看到张显庸送的那什么瑞符,就摇头,再看看汤若望送自己的望远镜,更是失望。东方的和尚给自己送了一堆鬼画符来忽悠自己,西方的和尚则给自己送来了最新科技,最前沿的东西。这东西方的宗教真的是差距很大啊!这宗教,得改革。
“张显庸。”杨改革叹息了一回,道。
“臣在。”张显庸老老实实的回话。
“唉……不是朕说你,唉……,这些东西能能当饭吃,还是能治病救人?”杨改革是恨铁不成钢,杨改革准备好好的教育一番自己的黑科技基地——道教,让道教好好的给自己出黑科技,而不是搞一些迷信忽悠自己,今天这场东西方宗教的偶然相遇,让杨改革觉得,这道教,必须进行改革。
“回陛下,不能当饭吃,更不能治病救人,唯能解心中之饥渴,救心中之病。”张显庸一本正经的答道。对于自家道教的东西,张显庸清楚得很,什么神仙,真人,道法,法术,统统都是忽悠人的,张显庸知道皇帝懂,也不在皇帝面前说假话。
“呵呵,唉……,算了……”杨改革想起来当曰,一个老臣子跟自己说的,道教虽然不济事,但是,却能解人们心中的旱,是一个道理。
(未完待续)
杨改革戏耍了一番这东西方的“和尚”,才开始谈正事。
“张真人,有何事?”
“启禀陛下,贫道是来献瑞符的,以祈求大明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张显庸一张口,一长溜好听的,带着褒义的词语,就从嘴里吐了出来,至于实际效果,当然不可能和他说的那样。
见惯了后世烧香都要花钱买,少林寺都要ceo化的杨改革,对宗教上的这些事,完全不感冒,更得益于成功的九年义务教育,对一切牛鬼蛇神不屑一顾,更是用马列主义、[***]思想、邓…,…代表武装自己。
“好了,张真人,这个,朕知道了,这瑞符,朕收下瑞符。”杨改革虽然不屑这些迷信活动,但是作为一个皇帝,特别是封建社会里的皇帝,还就得注意这些,你不信,别人信啊!莫奈何,杨改革捏着鼻子收下来,但是骨子里那种鄙视和不屑,用鼻子也闻得到。
杨改革是看也懒得看那些什么瑞符,自己不是凯子,也不是烧包,更不是迷信罐罐,想到曰后,烧什么n千元一柱的功德香,花了n万元开光的某某像,就觉得这瑞符和那些东西一个概念,这宗教,玩来玩去,也就那几手啊!自己如今就是一个被老天爷逼债的按揭帝,可不是凯子让你骗,太把你这东西当回事,得花多少钱买你的这些瑞符啊!
张显庸见皇帝一副不耐烦,很警惕的样子,好像很蔑视自己一样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张显庸搞不懂,这皇帝不是要收我们道教办事吗?怎么这样对我啊?张显庸百思不得其解,皇帝的态度,不该是这样啊!难道是自己的符出了问题,画错了?可是皇帝连看都没看啊!
张显庸想象中的样子,是皇帝对他亲切,对道教充满了好感,对道教优厚而注重,当然,他不指望皇帝想通过道教修仙,求长生,能给陛下办事,就是他最大的期望了。
桌案上,一边放的是西洋传教士的望远镜,另外一边,放的是张显庸这个道教首领进献的所谓瑞符,杨改革觉得这怎么就这样变扭呢,西洋传教士如今都知道学点真功夫,到处传教,这道教倒好,从开教到现在,玩来玩去,总还是那几手没变,一招鲜,吃遍天,自己希望用道教搞黑科技的愿望,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