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这些军事方面的开销,在大几十万两,朕的内帑有很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朕才想出了这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利用商人拿到军票,然后到朕的银行里换银币这个时间差,来缓解一下银钱的压力,朕的银行里,准备的是一百万两银子,实际发出去的是二百万的军票,商人拿到朕给你们的军票之后,再拿到京师来兑换,会需要时间,所以,朕的一百万两银子,可以当成二百万两银子花,诸位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杨改革稍稍的说了下。
这里面,明白的可不多,不过,也都不说话,都是皇帝的心腹,自然什么事都依皇帝的,否则,还算什么心腹?皇帝做事向来靠谱,不会亏待我们的,这就是大家的想法。
“这件事,会在孙师傅的新军那里最先发行,你们手里拿到的,就是军票的样本,当然,图案的话,到时候可能会不一样,但是纸张和墨是一样的,纸张是相当的好,耐磨,耐用,耐折,不怕水,更是不掉墨……你们先看看这纸的质量如何。”杨改革也没有太多的废话,自己人嘛,凡是都好说话。
众人有看看自己手中的纸,摸了摸,看了看,皇帝既然说好,那肯定是好了。
(未完待续)
“哦?吹嘘内臣的好?辱骂外臣?这个,今曰这邸报,朕还没看,卿家先说说具体是怎么骂的?”杨改革一副我不知情的表情。
“启禀陛下,这邸报上登了一首诗,其中有内容‘大内诸公好古风,行止无愧褒贬空……清谈高论俱竖儒,负剑挟弓有厂公’,这明明就是说宦官们的好,夸宦官呢,最后更是骂我等只会清谈高论,还说他们宦官负剑挟弓,这怎么可以呢?这是在是太不要脸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如此自我吹嘘成这样的,陛下,我等可是被司礼监骂惨了啊!恳请陛下为我等主持公道……”这个大臣立刻罗哩叭嗦的讲了一大堆。
杨改革闷在心里笑,这首诗,可是自己抄的曰后的,为的就是挑起争端,让那些整天闲着没事干的腐儒们受不了,然后在邸报上和自己打口水战,这打口水战,首先,你这报纸你得买一份吧,你得拉拢更多的帮手吧,嘿嘿,这一来二去的,报纸的销路更定是大涨,这邸报的销量已上来,嘿嘿,这影响力可就蹭蹭蹭的往上涨,曰后谁还还想跟邸报争舆论主导权,那是痴心妄想,杨改革的如意算盘,拨拉的是“啪啪”作响。
“哦,是吗?朕看看……”杨改革如今的脸皮,也是锻炼出来了,心里笑得要死,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一副秉公处理的模样。
杨改革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阵,然后蹩着笑,道:“嗯,朕看了一下,这段文章,引用的是这句‘大内诸公好古风,行止无愧褒贬空’…,里面讲的是太史公的事迹,然后用这句话对太史公进行总结呢,这……,诸位,朕虽然觉得这句话称赞太史公似乎有点肉麻,不过,这太史公可是受了腐刑的,也可以算到阉人里面,这,内臣们这样夸他,确实有点拉虎皮,做大旗的味道了……,呵呵,这内臣们虽然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味道,不过,也不是完全胡说,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呢?”这首诗就是杨改革自己写的,如今自己出来当裁,足球的黑哨也不过如此。
众臣一时无语,没料到,皇帝居然还能解读出出这种意思来,他们能想到皇帝指使太监在邸报上骂他们,可是,绝对想不到,皇帝自己写了这首诗骂他们。到头来,皇帝自己坐在裁判的位置上面给两边吹哨子……,如果大臣们看过中国足球,肯定会大骂皇帝吹黑哨了。
“陛下,可是……,这太史公他写书的时候,还没受腐刑呢,算不得阉人,这,内官们怎么可以借太史公的威名为自己贴金呢,怎么可以败坏太史公的名声呢?这实在是太可恶了,太不合情理了,恳请陛下禁止内臣们如此做,这简直是给太史公抹黑啊!”一个大臣“很配合”的和皇帝纠缠起这事来,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掉进了皇帝的陷进里。皇帝就是要和他们胡搅蛮缠,就是要他们争论呢,争来争取,这邸报算是长大成材了。
“呵呵,朕对这一段的评价,也只能如此了,至于太史公是在正常人的时候写的《史记》,还是成了阉人之后写的《史记》,呵呵,这个,这位卿家,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写文章对这一点进行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朕还有国事要处理,呵呵,可忙不过来呢……”杨改革一副我很忙的样子,假装推脱,这司礼监的事,皇帝不管,可还就没人管了,杨改革这就是要以退为进,让大臣们求着自己当“裁判”。
果不其然,杨改革刚说这样的话,大臣们就不干了,皇燕京不给他们主持公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