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百五十章 羊皮筏子

中说粮食不够用,希望能在下游接济上他送下去的灾民……”周延儒提醒道。

徐光启拍拍额头,自我嘲笑道:“差点把这事给忘记了,立刻给史可法回信,就说老夫完全赞同他的办法,五千两,不,六千两银子,即刻派人送去,老夫也会安排人尽量把粮食送上去的……,让他放心就是。”徐光启也大方起来,心情好,给的不是五千两,而是六千两,加了一千两银子,要在以前,徐光启没这样大手大脚,不过今曰显然不同,有了这个好办法,自然得慷慨一回,算是对史可法提供这个主意的奖励。

徐光启相当的开心,按照史可法的办法,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把府谷县的大批灾民转运走,如果以全陕西来看,把所有灾民运走,运出陕西,运到河南去,两个月也应该够了,灾民到了河南,他就不怕了,河南行船,已经没有问题,消耗也不大,大批的粮食可以比较方便的从南方调过来,即便是灾民吃一年,他也供得起,皇帝给他准备了一千万两银子。如今才七月底,到九月底是两个月的时间,完全没问题,即便是到了十月,还有两旬时间,转运百万灾民,这个看似浩瀚,庞大,繁杂的工程,其实,也是有捷径走的。

……西安府一阵鸡飞狗跳,衙役们,到处搜罗会制造羊皮筏子的匠人。在百姓惊恐的目光中,终于有不少“皮筏子匠人”被搜罗到,然后塞上马车,朝着司农司的衙门而去,这是巡抚老爷下的严令,尽快,必须尽快,必须绝对的尽快找一批皮筏子匠人送到司农司待用。好在这西安府也处在河边上,也有不少做皮筏子的匠人。【皮筏子应该在黄河上游比较多,到了渭水,黄河中游,则不好说,不敢肯定,不过这里,还是当皮筏子在当地比较多。】

周延儒前脚刚进司农司衙门,还没歇息一会,后脚衙役们就把会做皮筏子的匠人送了过来,速度可谓神速。

在周延儒惊异的目光中,衙役们把这批匠人送到,然后走了。

这群匠人惊恐的坐在司农司的客厅里,惶恐不安,不知道官老爷抓他们干嘛,听说是去司农司,又安心不少,至少不是去坐牢,司农司是干嘛的,陕西人基本上都知道,是救命的活菩萨徐光启大人的衙门。

徐光启因为得了一个快速转运灾民的好办法,相当的高兴,脸上的笑容,就始终没断过,来到客厅,见一群穿着朴素的工匠们忐忑不安,微笑着说道:“诸位少安毋躁,本官就是徐光启,司农司的移民钦差,大家无需害怕,找大家来,也不是要害大家,乃是我司农司有事请大家帮忙。”徐光启一脸和蔼的解释着,周延儒则一脸不啃声的站在一边,不屑和这些下等人打交代,周延儒最看不起这些人。因为天气热的缘故,这群人散发着一股子的酸味,他周延儒受不了,找了个空隙,悄悄的走开了。

这些工匠听说是司农司的徐大人,立刻跪下来磕头,这可是陕西的活菩萨,活人无数的活菩萨啊!

“草民叩见活菩萨……”一个工匠听说是徐光启,也不害怕了,手脚也不抖了,跪下来就磕头,把地磕得砰砰作响,十分的真诚。

“草民叩见活菩萨……”

这些工匠倒是先给徐光启磕起头来,原因无他,徐光启的司农司衙门,就是专门救命的衙门,据说,要把受灾了的灾民全部运到南方去围湖造田,要到江南的鱼米之乡去开田,这成了百姓口口相传的事,成了老百姓议论的事,也成了底层老百姓的期望所在,谁也说不准自己什么时候就遭灾了,如果能有一个在自己遭灾的时候关心自己,给自己一条活路的人,那么,感激他也是因该的,淳朴的老百姓,也就逐渐的把徐光启当成了活菩萨了。

徐光启连忙扶起这些人,道:“诸位请起,诸位请起,移民,乃是陛下派本官过来的,本官也是替陛下移民,你们要谢,也要谢陛下……”徐光启连忙推辞。

“草民谢圣天子的恩德,谢圣天子……”这个带头磕头的人也不含糊,立刻掉转头,朝着大门的天空磕头,口呼圣天子,极其的虔诚。

众工匠也跟随着,转身朝大门的天空磕头,以谢圣天子,场面也极其的严肃虔诚,让在场的书办,移民官们看得是唏嘘不已。

徐光启看的直感慨,谁对老百姓真正的好,老百姓就对谁好,这是没说错的啊!

那些个工匠磕头磕完了,基本上也都不紧张了,既然是给圣天子办事,那就是好事,那是心甘情愿。

“诸位,这次请大家来,是有件事,想请教大家,大家都只管实话实说。”徐光启亲自接见这批人,就是为了搞清、证实一下皮筏子当船用的可行

不想错过《百度宅男当崇祯》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