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皮筏子运人,到底靠谱不靠谱啊?不会沉了吧?”这个茶楼,因为接待过皇帝微服私访,所以,人气相当的旺,聚集了不少人,商人,地主老财,文人都在这里守株待兔,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幸运儿。
“张兄,这就是你没见识了不?我一个亲戚是在山西、陕西那边做生意的,这事,听他提起过,他说啊!这黄河往上,过了潼关,这河就越来越不好走,行船困难,所以,当地人就用羊皮胎当船用,这可都是多少年了老黄历了,这次如果皇上能用这个皮筏子救人,当真是没错的,皮筏子往下走,据说,一天三四百里是没问题的,所以,皇上说,今年要把百万灾民运出陕西,这事啊!基本上成真了……绝对虚不了……”这个见识很广的人,立刻爆料。
一个人不相信的问道:“马兄,您说的这个到底靠谱不靠谱啊?百万移民,那得宰多少羊啊?那羊皮筏子,真的一天能走三四百里路?”
“马兄说得没错,这事据说是真的,听那些下朝的老爷说,皇上看了这个消息,笑得合不拢嘴呢,曰行三四百里,绝对是可靠的……,你想啊,顺水而下,费个什么力?这还是慢的,要是在南方,曰行千里也不是没见过呢……,你说是不是?也就是说,只要羊皮筏子足够多,别说运百万,即便是二百万,要运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另外一个人也跟着说到,如今,整个京城都在议论这件事,那些官老爷们,不少更是弹冠相庆,更是有邀朋聚友庆祝这事的,所以,羊皮筏子转运灾民的事,瞬间就传遍了整个燕京城,成了燕京城的头条。
有人接口道:“那是,这事啊,就看能不能宰杀到足够的羊,啧啧,百万移民都要坐着羊皮筏子出陕西,这事,你们以前可听说过?可见过?我张老三活了那样久,算是开了眼了,在当今皇上这里,这人啊!算是没白活……”这个开口说话的张老三,一副感慨的说到。
“就是,见了皇上办事的手笔,也才觉得,算是开了眼了,当真是没白活一场,这事啊!也就我们大明朝,也就在当今圣上这里,才可能有啊!啧啧,不简单啊,不简单……”另外一个人也跟着感慨道。在古代,资讯不是很发呆,能亲眼看到各种不寻常的事,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便是想听说一些事情,也都是见非常困难的事。
刚刚那个爆料的人接口道:“嘿嘿,怕什么没羊?再穷,一个县还不至于连两千只羊找不出来?陕西那地方,那家那户不养几只羊?随便几个羊倌,就能凑出两千只羊了,再说了,听说,这次,皇上还准备找蒙古人买羊呢,你想,蒙古人天生就靠放牧生活,随便一个部落,那个不是几千,几万头牲口?你想,割了羊皮,顺着黄河下来,也就几天的时间,这事啊!就只看谁拿银子,听说,这次,又是皇上支的银子,五十万两呢,嘿嘿……”
众人一阵惊讶,很配合的一阵惊呼,让这个爆料的人感受到了一种自豪。
众人正在谈论着,街上报童们却在高喊:“最新消息,最新消息,琉璃斋为陕西捐二千个马灯,专供晚上运羊皮筏子用……最新消息,琉璃斋捐两千只马灯……”报童的声音,立刻吸引了茶楼上众人的目光。
报童的声音稍去远一点。
茶楼里的人纷纷讨论这是怎么回事。
“我说,这马灯是什么啊?怎么还捐给陕西运羊皮筏子?谁见过这东西?”一个人好奇的问到。
“马灯?马灯?既然是琉璃斋出品,大概也和玻璃什么的有关,怕又是琉璃斋出的新东西,听着名字,怕是在马上用的灯啊……”
“马上用的灯?马上怎么点灯?那灯油还不撒泼出来?……”众人立刻追问。
不过,基本上没人见过马灯是什么样,都只能凭空猜测。
琉璃斋的门口。
随着报童们喊出的消息,人是越围越多,众人纷纷好奇,这琉璃斋又出了什么新鲜玩意,居然是专门捐给陕西晚上运皮筏子的,莫非,真的有种骑在马上用的灯?
孙丽娘是皇帝的女人,所以,一般都是不出来的。
店里的店小二,掌柜们,则忙得满头大汗,不住的解释什么叫马灯。
……“呵呵,这位客官,您也是要看马灯吗?”店小二热情的接待着又一个入门客,开头就问是不是看马灯的,因为,今天来这里的人,十有八九是看马灯的。
“不错,本老爷听说有一种骑在马上用的灯,听说很神奇,乃琉璃斋出品,所以,特意过来瞧瞧……,嘿嘿,开开眼呐……”一个穿着富态的人眯笑着说到,虽然是和店小二说话,也显得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