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君王号?”郑芝龙心中正在洋洋得意,猛的听说海上君王号,吓的那一点点得意烟消云散,皇帝连佛郎机那边最先进的战舰也知道?那还有什么是不知道?郑芝龙那点自得的心思,全没了,本以为自己在对海外的了解方面,肯定会比皇帝高出不止一筹,没料到,皇帝连这事都知道。
“嗯,海上君王号,巨型战舰,有上百门大炮……”杨改革进一步点醒。
郑芝龙吞了吞口水,道:“回陛下,草民听那些夷人说过,不过,据说也就是传说,据说夷人一个国家,准备造这种巨型战舰,为的就是争霸海上,听说佛郎机那边的国家,海上争斗很频繁,对海上的事都很看重,所以,都投了大笔的银子到战舰上面来……,不过我朝也有宝船的,如果和宝船比,他们又不算什么……”郑芝龙那点小心思,随着谈话的深入,没了。
“哦,你也看好海上君王号的实力?朕如今,正在造这种战舰,先准备造一艘看看效果,如果好,朕还准备多造几艘,甚至几十艘,除了海上君王号这种巨舰,还有稍小一些的各种战舰,朕都在造……”杨改革透露着自己的消息。
郑芝龙额头,鼻尖,脖子都是汗,低着头,弯着腰,心中恐惧不已,皇帝招安他的那句话重回他的心头“朕每年拿出一百万两银子造战舰……”看来,这位皇帝不是在开玩笑。
杨改革看着惊恐不已的郑芝龙,又笑道:“一官啊!如今你也接受招安了,呵呵,曰后极可能就是我大明的官军了,朕那些战舰,说不准还归你们开呢……”
郑芝龙觉得有什么东西压迫自己的喉咙,全身已经在微微的颤抖,听见皇帝这样说,心神才安宁了不少。
“草民诚心归附,愿为陛下披荆斩棘,愿意为陛下驱除夷人,还我大明海上一个平静!”郑芝龙的心,稍稍稳下来了,再没刚进京那时那样多的心思,看来,皇帝很精明没错,跟这样一位皇帝耍心眼,怕讨不了好,还不如跟随着皇帝,看能干出什么名堂来。
(未完待续)
郑芝龙接受招安,到京师来,一个原因是他本来就有招安的意思,二是迫于压力,皇帝那句不招安就往死里打,每年花百万两银子造战舰,要重现当年三保太监舰队的规模,这句,倒不是说把郑芝龙吓得多厉害,只是让原本准备接受招安的郑芝龙变得更加的诚惶诚恐,进京来,则是更加的不安,皇帝给他的压力比他原先料想的大得多。
进了京,没见着皇帝,不过,倒是被他一个“老乡”给拉着到处逛了,不仅去了京师最值得去看的“玻璃街”,更是参观了“大内造”的制造工厂。
如果说玻璃街给他的感觉是奢华,那么,“大内造”制造场给他的感觉显然就是死亡的威胁了,不过,看到被服场几千人同时劳作,每年制作几十万套棉衣的场面的时候,郑芝龙除了以震撼之外,就只有对皇帝的雄心勃勃感到佩服了。
来京城之前,郑芝龙也对来京城做了一番假设和预想,预想到了给各个有权优势的大人物送钱,预想了送礼,甚至都打听了如今谁最有权力,谁的话最管用,不过,到了京城,郑芝龙始终是没料到,自己一个“老乡”居然会来接待自己,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居然是一位探花,是个大大的读书人,如果来个文人接待自己,郑芝龙虽然不太适应,不过也认了,不过稀奇就稀奇在这个读书人“老乡”对自己那个热诚,简直比自己亲大伯还亲,这让郑芝龙摸不着头脑,读书人什么时候这样看得起他们这些人了?
……皇城的太液池边。
杨改革坐在水边的亭子里,身着常服,正在安静的钓鱼。昨天已经和大臣们讨论了郑芝龙的事,所以,杨改革提前接见了郑芝龙。
郑芝龙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倒是诚惶诚恐的进了皇城,不过不是进紫禁城,而是到了紫禁城的湖边上。
远远的就看见众人拱卫着一个人,气势不凡,正在一个人安静的钓鱼。
郑芝龙来之前,就打听好了皇帝大致的样子,远远的看见就知道那个人一定是皇帝没错了。
“草民郑芝龙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郑芝龙很乖巧的跪倒在地,头杵地,行三拜九叩大理。
杨改革转头看了下。相当年轻的一个小伙子,很结实,孔武有力,黝黑黝黑的,从面貌上看不出这就是一个杀人如麻,掠夺成姓的大海盗头子,要说面带凶相的主,杨改革做了这样久的皇帝,还真的少见,可能是自己的气势太强,别人不敢在自己面前表现出凶悍的一面。
“起来吧。”杨改革带着一点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