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孔有德微笑着解释道。
“听说东虏精于骑射,那你们就不怕他们的弓箭?据说百步之外,东虏也能做到百发百中,怎么会没有死一个人……”这个大臣不依不饶的追问道,似乎是一定要把毛文龙的说辞追问出个破绽来。
“回大人,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东江军根本就没有露头,都背靠着城墙垛子休息呢,只有长官下令了,才在城墙垛子的后面扔手榴弹,那鞑子再厉害,那箭也不可能射透城墙是不是?所以,我东江军根本就不怕鞑子射箭,怎么会有损失……”孔有德卖力的解释道。
“你们不露头,那怎么知道东虏是如何攻城的,如何看到外面的情形呢?”这个大臣不死心的继续追问道,似乎一定要追问出一个破绽来,好戳破毛文龙的谎言。
“回大人,其实,也简单,总旗,百户那里都有潜望镜,可以躲在城墙后面观察敌人,而敌人则更本看不到城墙上有一个人,根本就摸不清我们的虚实,而我东江军,则把鞑子看得清清楚楚,待鞑子大队人马到了城墙下,准备攀城的时候,就扔出手榴弹,战事其实就是这样简单……”孔有德对于自家大帅的战绩,那说得是信心满满,边说,还边拿一个潜望镜给各位大臣看。
这个大臣终于是想明白了这毛文龙是如何打仗的,痴了半天,道:“就这样简单?也就是说,毛文龙就几息的功夫,就杀死了一两千鞑子?也就是说,击杀两千,斩获近千人头不是虚话?自己还没死一个人……”这个大臣终于想明白了毛文龙是怎么干的了,而且还脑补出了毛文龙干掉一两千人,其实就用了几息的时间,想明白了这个,这个大臣无言以对,只能是痴痴的不说话。
什么时候打仗变得如此“轻松”?
什么时候打仗变得如此“简单”?
这个大臣痴了许久,轻叹了一口气道:“这个世道变了啊!”然后就不再说话了,一副沉默的模样,刚刚严厉防范毛文龙的神情再也看不到,如此简单的事,他也会干,更别说毛文龙,这样简单的事,他去了,也只要几息的时间,也可以弄到近千人头。
其他大臣也都从刚才的讲解中明白了毛文龙是怎么干的,纷纷就毛文龙几息功夫搞到一千人头感到嫉妒,这仗也太轻松了,谁不会啊?要是我们,我们也能这样轻松,而且还能比毛文龙干得更好。
(未完待续)
镇江堡之战的结果,飞快的朝着四面八方散布。
快马,快船,这个时代消息传递最快的工具,将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果传向四方。
紫禁城。
杨改革前几天就接到了毛文龙下决心死守镇江堡的奏报,杨改革犹豫了一下,要不要阻止毛文龙这样做,毕竟,毛文龙是一方大帅,要指挥几千里的战线,如果他身陷孤城,对战局,确实有很大的影响。想来想去,觉得既然毛文龙用必死的决心去引诱东虏,那么,自己也不妨试试,或许,毛文龙会给自己一个惊喜。所以,杨改革没有如很多奏报上希望的那样,召回毛文龙,而是下令,做更多的准备,万一毛文龙不行,可以把毛文龙捞出来,或者是补充一些弹药给毛文龙。
消息到的时候,已经是晌午过后。
杨改革已经“下班”了,正在太液池边上休闲。
“陛下,东江大捷,东江大捷……”王承恩挥舞着七百里加急,一边挥舞一边狂奔过来。
“大伴,什么事,这样高兴?东江?毛文龙才守了几天镇江堡,这就大捷了?”杨改革正在专心的钓鱼,听见王承恩老远的就喊着,于是,笑着说道。
“陛下,真的是东江来的大捷,毛文龙奏报说,他在镇江堡炸死了一两千鞑子,光是脑袋,就割了近千,实乃是我朝数年来少有的大捷啊……”王承恩举着奏报,兴高采烈的说道。
“真的?”杨改革瞬间来劲了,东虏可是自己的死敌,为了对付东虏,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想了多少办法,如今终于听到一点好消息了。
“确确实实,陛下,毛文龙在信中说,他以假信件诱骗鞑子到他的镇江堡,然后杀使者激怒鞑子,引诱鞑子攻城,然后忽然以数千手榴弹击敌,一次就撂倒了一千多的鞑子,鞑子欲退走,毛文龙又把鞑子的尸体挂在城头,又以此激怒鞑子,让鞑子不得不再次攻城,两下下来,就炸死了近两千鞑子,光是人头,就割了近千,颗颗都是鞑子青壮,毛文龙还恳请陛下派人去检验呢……”王承恩一边唾沫横飞的说着,一边手舞足蹈,说的仿佛就是自己亲身经历过一般。陪伴着皇帝走过很多艰难的王承恩,知道这个消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