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般直接发棉衣,似乎……”对于不合规矩的事,有人出来挑刺了,这是多大一笔钱,没从户部过,也没从兵部过,直接就变成了棉衣,要发给士卒了,这让很多人觉得不爽。
“这有何不可?难道陛下连赐东西的权利也没有么?边军官军能得陛下的厚爱,当感激不尽,为陛下尽心尽力的守卫边关,守卫大明的江山,以报答陛下的厚恩,何来不妥之说。”刘延元得了这样一个好差事,那里有让人打破的道理,所以,立刻就和这个打破的官员斗起嘴来,一上来就问那大臣,皇帝有没有赐予东西的权利?
这个大臣一时无语,皇帝当然有赐予任何人,任何东西的权利,那可都是无上的荣光,自然也有赐予边军棉衣的权利,虽然一次赐予的有点多,几十万人,几十万套棉衣。
“好了,就这样办吧,都是朕的子民,朕多关心爱护一些,都是应该的。”杨改革下了总结,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自己发这样多棉衣要干什么,自己很明白,不是什么人几句话,几个不可以就能改变的,除了收买边军底层士卒的心,更是促进纺织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人群,催生纺织业变革。
群臣也没再多说什么,如果在以前,一次姓送如此多的棉衣出去,朝中的大臣少不得要罗嗦一番,什么要节约开支,什么国事艰难肯定要说一大堆,但是现在,皇燕京有银子发四百万两的红利,这样一比,那几十万套棉衣就不算什么了。
货比货,就得扔。
(未完待续)
初冬的阳光,也照射在了大明的京师。
虽然初冬天气有些冷,还有雾笼罩着,但是,最近的京师,却是格外的“热”。
“号外,号外!特大消息……琉璃斋将增发两成股份,年底分红将增至四百万两银子……”小报童通红着脸,卖力的奔跑着,今天的邸报格外的好卖,这已经是第三次去取邸报了,同样的,一出来,立刻被扔抢购一空。
“号外,号外!特大消息,……琉璃斋年底分红将增至四百万两银子……”整条街面上的人,都陷入了某种疯狂,虽然琉璃斋的股票对于街边卖包子,卖油条小商小贩们是天边的浮云,但是,也不能阻止他们八卦的热情。凡是遇见了,无一例外的,总是在说涨了多少,谁谁谁又赚了多少。
又是一个匆匆从家中出来,在街面上购买了一份邸报,匆匆朝着茶楼上来的人。
在以前,如果有人早上就往茶楼跑,八成会被人骂成疯子,但是,如今北方的早茶,已经逐渐的成了一个习惯。无他,邸报是在早上发的,邸报出来之后,在早茶上互相探听消息,揣摩邸报航的内容,打听八卦,吹牛打屁,那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
“四百万两啊!”一个中年富态男子一副哭丧的脸,伤心的高喊道,似乎这分出去的四百万两是分的他的家产一般。声音力压整个茶楼,茶楼里的人纷纷侧目。
这个从楼下上来的瘦高个快速的登上茶楼,径直的上来了。
“张兄,马兄,鲁兄,见谅,多睡了一会,来晚了……”这个瘦高个连连抱拳给这一桌人行礼。
“王兄,无需如此,我等也是刚到不久……”被瘦高个称为张兄的人出言说道。
这个姓王的瘦高个也没有多纠缠这些,立刻打开自己手中的邸报,道:“几位,今曰可是好大消息啊!四百万两银子,就这样拿出来分了,陛下好大的手笔,好大的气魄啊!几位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啊?”这个瘦高个听了自家的下人在街面上听到的传闻,立刻从家里蹦出来,直奔茶楼,要打听、揣摩邸报上的消息,这里无疑是一个好地方。
这一张桌子上的几个人,穿着的都是绫罗绸缎,从打扮上看,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所以,这一桌子占的地方相当的宽,和远处桌子挨桌子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咳……陛下的手笔,自然是大了,如非是陛下的手笔,哪家又能舍得拿出四百万两银子出来分红?……这怎么可能有假?别忘记了,邸报是个什么东西?那是通政司下的衙门,能乱说?”边上一位被称作鲁兄的人,立刻回应道。
“就是,那樊维城敢乱说,陛下第一个饶不了他,四百万两可是银子,不是纸钱,他敢信口开河,到时候,分了他的肉,都补上这个窟窿,啧啧,四百万两啊!想我大明天子,一年的金花银才多少?啧啧,如今这世道,变了啊!”被称作马兄的这个人,一副我看透了的表情,也跟着说道。
瘦高个沉凝了一下,道:“这世道,确实要变了啊!……啧啧,四百万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