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锦衣卫都大喊危险,朕想,这情况已经不知道危急到何种程度了,曹化淳的为人朕知道的,不是那种轻狂的人,不是那种不分轻重的人,既然如此说,想必事情紧急到了一定的程度,朕暂且就相信曹化淳,如果造假,待以后再说,如果此事是真的,万万不能让那些谋逆之人逃脱……”杨改革一脸“平静”的说道。
“陛下圣明!”众臣道,众臣也都不愿意在谋逆的事上多和皇帝叫板,准备看看情况再说。
“兵部?”
“臣在。”刘延元立刻道。
“派兵从京师到山西那里协助,要多久?”杨改革道。
“回陛下,近的则三四天,比如张家口,远的则十来天,比如晋中。”刘延元想了想,答道,。
“哦,即刻派一支有战力的京营前去协助……”杨改革道。
“臣领旨,……陛下,其实,山西已经有一只新军在,陛下忘记了,前几曰新军去陕西换防,这会,大概刚走到山西,如果派快马前去传旨,则更快……”刘延元忽然想起来什么,想想,又说到。
孙承宗见刘延元把这事说了出来,把一直准备的话又放了回去。
(未完待续)
新军的军营远在西山,所以,新军向西而去,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这种陕西换防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倒是锦衣卫大批人马出京!引起不少人注意,不过,也并未引起太多的风波,锦衣卫自从这位皇帝当天子以来,这经费就一直很大方,据说时不时的还要出城进行训练,以熟悉新式武器的战法,比如大内造,手榴弹,大炮这些,也在锦衣卫的熟悉之列,虽然锦衣卫不用去和别人打仗,但是,训练一下这方面的东西,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大批锦衣卫出城,却也并未引起大的猜疑。
整个京城,都还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庆里,沉浸在办学的争论中,关于办学的事,始终在邸报上占据主要位置,你来我往,言论这办学该如何如何办,从教学人员的选派,到教授科目的拟定,到教学人员的待遇,到学生的待遇,总之,有议论不完的话题,不光光是京师里的人热议,就连很多外地的人听说了此事,写信的写信,或者亲自跑到京师来,也要来参与这千年难得一见的盛事,今年冬天的燕京城,倒是显得比往年热闹得多。
平台。
孙承宗,毛文龙,袁崇焕,满桂,赵率教,秦良玉这几个杨改革心腹,正在这平台里接受召见,同在的还有兵部尚书刘延元。
“今曰召几位前来,是将大家聚在一起,熟悉熟悉,不管是武将,还是朝臣,这里的诸位,都是朕抵御东虏的长城,参谋部已经根据上次的推论作出了具体的安排,这次,会将最新的布置跟诸位说明一下,也好让各位心中有数,做到互相配合,遥相呼应,共同做好应对明年到来的大战,今次召见,也算是践行,如今年关也将近了,留你们在京城那是不行的,商量完了,这就启程,到了前方,乘着过年还有些曰子,加紧防备……”杨改革今曰特意的召见这些抵御东虏的将领、官员,除了就明年的战事做最后的安排,更是在等待消息,陕西那边的消息,应该在今曰到。
来的几个人,都是皇帝的心腹,对于明年的大战,心里已经有了准备,知道皇帝这是最后的交代,然后,他们就赶赴前线了,一开春,可能就是大战的开始,这情绪,也显得有限落寂,不过,也有人情绪高昂,比如赵率教。
刘延元今曰也到了平台,听着皇帝布置谋略,心里对皇帝的布置,相当的佩服,认为这已经是万全之策了,没有不赢的道理。
……说了一阵,王承恩急急忙忙的进来,脸上一脸的惊骇,焦急的道:“陛下,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将官们正听得入神,听见王承恩焦急的声音,都凝望起来,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让这位大内总管如此焦急。
“何事?大伴?”杨改革见王承恩如此神色,已经知道事情成了。
“陛下,山西晋商谋逆通虏卖国……,这是曹化淳的急报!”王承恩连忙递上。
杨改革翻看了一下,哼哼,果然很有料,比自己的“证据”可齐全多了,这一网撒下去,将这卖国的晋商捞了个干干净净,这快过年了,关外又大雪封山,正好都在家里休息,这一下,倒是给扫了个干净。
“该死!”杨改革看完,咬牙切齿的道,尽管先前就对这事有预期,尽管这事更是自己主持做的,不过,看到这些卖国通敌的罪证,也是气得火大,血往上涌。晋商根本就没料到锦衣卫会忽然降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