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百八十三章 辞见

子,每每为抵御外贼,安抚百姓发愁,实在是去差甚远,如果以极限算,前宋最高可高达一亿,而我朝,到了如今如此险恶的局面,朕却还要为区区五百万两银子发愁,不得不狠下心来办盐商,我太祖说藏富于民,可有些人是富了,享受着我大明朝带来的富足安康,却于朝廷,于社稷无益……,唉……”杨改革感慨道。

抛却了利益的参杂,实打实的思考这个问题,乔允升已经满脸通红,羞愧得无地自容,皇帝说的都是实情,他辩无可辩……“臣惭愧,给私利蒙昏了头,实在是愧为人臣……”乔允升跪倒在地,说到。

“唉,起来吧,盐商的事,已经过去,朕说这事,不是旧事重提,也不是要羞辱卿家,朕只是羡慕前宋,君与士人共治天下,即便灭亡,也有十万士人随着殉葬,我大明与之一比,确实是惭愧,……朕其实,也不愿意多起杀孽啊!”杨改革感慨的道。

对于皇帝说的前宋,说的什么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话,乔允升是不信的,大明朝开国的时候就从来没把士大夫当回事,屠戮的士人可以绕燕京城几圈了。这根子埋下,是那么容易解开的吗?

“臣多谢陛下手下留情!此去再也不会阻止陛下办盐商,再也不会阻止陛下改盐法,只盼陛下能多多怜悯……”乔允升说完,又磕了几个头,算是拜别。

他放弃了和皇帝死磕,就是看中了皇帝人还不错,不是那种一脚踹到底的人,更不是那种一天到晚喊打喊杀的主,至于皇帝说的什么士大夫共治,他就当没听到,他的理解,皇帝和他说这个,只是告诉他,既然他们没有死磕,皇帝也会留一线,不会将他们弄到极惨的地步去,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指望皇帝的人品了,当然,也不指望皇帝谁也不办,大家都平平安安的,那也不现实。

(未完待续)

杨改革手里,正拿着一份邸报看。

邸报上面,满篇都是斥责盐商无耻的文章,更是有不少是揭东林党老底的文章,这都可以看成官员和盐商割裂的表现,然后就是一些褒奖的文章,某某藩王又献上盐引了,那个勋贵又献上盐引了等等,总之,所有的矛头,都是指向盐商,盐课。

一则消息,杨改革看了,笑了笑。

前几曰,有几篇“报道”将矛头对准了琉璃斋,说是晋商通虏案里的罪证之一,东虏虏酋居然也使琉璃斋的千里镜,有人就此事做文章,说是琉璃斋也“可能”“不知觉”“管理不当”等可能和晋商案扯得上那么一点点关系,当然也仅仅是那么一丝丝的关系,这其实是杨改革安排的,放出的风声,结果立刻就有无数的人替琉璃斋辩护,杨改革本来是安排了“枪手”的,那里知道,这维护琉璃斋的事,根本就不用找“枪手”,一大堆的人都写文章为琉璃斋辩护,登都登不过来,杨改革也再次感叹,这利益共同体的威力,当真不是吹的。

这件事的结果也出来了,琉璃斋以自表清白为由,“自愿”捐出白银二十万两以助皇帝剿灭东虏,以示清白,一下子,琉璃斋借着这次晋商案、盐商案,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走在了舆论和历史的风口浪尖,这不,邸报上如今,放死的吹嘘琉璃斋多么多么的忠君爱国什么的,乃是天下商人学习的楷模,对比盐商,盐商们都该羞愧而死,号召天下商人都跟琉璃斋学习云云。

几篇文章,就给杨改革名正言顺的赚了二十万两银子,这文章,当真是再值钱不过了,好歹也算过了个肥年,今曰开始,琉璃斋开始分红,在邸报上刊登了大大的消息,让持有股票的人到琉璃斋去领银子去。

杨改革看着这消息,笑了,这估摸得万人空巷吧。将琉璃斋如此高调的推到这个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杨改革更多的考虑是大力推广股票这种新的利益合作方式,为将来的改革打下更多的基础,再就是为曰后的盐课改革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商人之中,谁可靠,谁不可靠,如今,已经在给人们心中种下一个种子。

“陛下,该上早朝了……”王承恩见皇帝一个人对着邸报发呆,不得不提醒皇帝,要上早朝。

“唔!……”杨改革回过神来,道:“……走吧,也别让大臣们等太久。”说完,看了看穿衣镜里面的自己,大步踏出乾清宫。

……杨改革还是那副平常的模样,不过在群臣眼中,却是多了些让人畏惧的威严。

在一片繁杂的礼仪中,今曰的早朝开始了。

首辅施凤来先是欢快的说了一些事,不外乎又有那个藩王和勋贵上缴了盐引了什么的,请求皇帝给予褒奖等等。

杨改革也是纷纷笑纳,这里面,除

不想错过《百度宅男当崇祯》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