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居然想吞并整个草原大漠,还想打倒天山去。
“呵呵,无他,在自己家门口防御,不如到别人家门口去防御。”杨改革笑着说道。
“啊!在自己家门口防御,不如到别人家门口去防御?……”秦良玉听得那个晕,彻底的震惊了。
“不错,在自己家门口防御也是防御,在别人家门口防御也是防御,两下比较起来,朕觉得,在别人家门口防御更好,所以,才定下了这把黄台吉往西边赶,彻底扫清大漠,进驻大漠的策略。”杨改革笑着说道。
“陛下三思,这万万使不得,陛下固然能一时占领整个大漠,可也终究会有退回来的一天,与其这般耗费无穷之人力、物力去做这件事,不如点到为止,尽快结束大战,以节省民力……”秦良玉被皇帝的庞大的构思吓着了,劝皇帝不要胡来,这样大的策略要实施起来,还不知道要多少钱粮呢,足够把大明朝拖垮了。
“呵呵,秦老夫人为何就不问朕,为什么说这句话呢?”杨改革笑着说道,没有正面回答秦良玉。
“在自家家门口防御,不如到别人家门口防御?陛下,此话的意思?”秦良玉回过神来,问道。
“刚才秦老夫人也说过,朕占领整个大漠要耗费无穷的人力、物力,朕想问秦老夫人,如今我朝边关,每年需要消耗多少钱粮?”杨改革问道。
“这……,回陛下,恕臣不知。”秦良玉回答道,还看了看一边的孙承宗,秦良玉更加惊奇,孙承宗居然没有劝说皇帝,显然已经同意了皇帝的策略,秦良玉不知道皇帝是如何说服孙承宗的,这是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孙师傅,你来说。”杨改革说道。
“回陛下,如今我朝万里边墙,有官军七八十万,按每人每月一两银子的开销算,一年下来,也至少要千万两银子。”孙承宗很淡定的回答道。
“……”秦良玉震惊的看着孙承宗,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还是忍不住惊到了,没料到,这边关每年居然要这样多银子,实在是恐怖。
“孙师傅说的这个数字,只是保底的数字,如要练精兵,如要打仗,每年需要的数字,还不止这点,秦老夫人现在明白朕为什么说这句话了吧?”杨改革笑着说道,话语里,也带着些无奈。
“……”秦良玉惊到不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原本还劝皇帝节约民力,节省开支,可那里知道,维持如今的模样,所需要的银钱,反而更加的多。
“朕守着边墙,在自家门口防御,每年也要耗费这样多的钱粮,还要时常担心别人叩关,过几年还得担心,关外那个部落是不是又要崛起了,是不是又要出兵敲打一下?还得担心是不是又出现了第二个东虏了,与其这般,朕还不如将这些地盘收归自己掌控,耗费的银钱,其实,也差不多,如过是这般,朕就不用担心关外是不是又要叩关,关外那个部族是不是又要崛起,我朝关外的百姓是不是又有被屠杀了……,朕算了下,如果控制了这些地盘之后,边墙的防御,就无需这般庞大了,可把如今遍布边墙的防御改成重点防御,练一批精兵,依托城池,道路,马车进行机动防御,官军饷银充足,曰子过得不错不说,还有战力,也能保证我朝的安全,岂不比如今遍地防御,都没有战力要强?……”
“……更何况,有了更多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不是?既然是朕的土地,朕的子民自当该在上面行走,生活,如今我朝面临持久的天灾,急需大量的土地供养朕的子民,朕自当为朕的子民谋求更多的土地……”杨改革继续说道,越说,倒是越发的有豪情了。
“可关外不是不毛之地吗?”秦良玉震惊的看着皇帝,下意识的说了句。
“贞素此言差矣,如今有了番薯,关外又怎么是不毛之地呢?只要有河流,随便找块地,就可以丰收,不毛之地,那已是他曰黄花了,不可套用今曰之事。”孙承宗忽然出口说道,说的时候,脸上居然有一丝的红润,可是极为少见。
“……番薯……”秦良玉的脑子瞬间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弯……“不错,番薯,如今的番薯不仅可以生吃,可以和饭蒸了一起吃,也可以烤着吃,有诸般的吃法,还可以做成粉丝,放到来年也不成问题,如果番薯多,还可以养牲口,比如猪,所谓的不毛之地,又从何说起呢?”孙承宗笑着说道,越说,脸上的红润越多,心中的澎湃也就越大。
“受教了,孙阁老教训的是……”秦良玉猛然间醒悟,自己潜意识里把关外当成了不毛之地,可实际上,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如今皇帝在全国铺开的大规模种植的番薯,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