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九十一章 顽疾

流,自己单干的原因。

不过,如今具有儒家一定“解释权”的孔家出现了,这事情,倒是出现了转机,如果孔家全力支持自己改革儒家,那自己倒是不必和儒家这个中国古代社会最大、最顽固的顽疾硬碰硬,完全可以做到对整个社会的改革过程和谐一些,速度更快一些。毕竟,如果有孔家对儒家进行“解释更新”,很多事就无需在由自己去艰难的证明,再配合上自己的强势,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组合,可以完美的对儒家进行改革,无疑,放开了儒家对整个社会的束缚,明朝跃进工业时代的步伐,将会加快,且不会停息,更不会倒退。【没明白的可以自行参考“xxx对某某某有最终解释权”这句话,当然,孔家对儒家的解释权,只能说有部分。】

从长远来看,和孔家合作,无疑更加合算。

所以,杨改革亲自跑到国子监见孔家的人。

去国子监的路上,依旧是一片万岁声,毕竟皇帝难得出宫一趟。

杨改革倒是有些享受这万民高呼万岁的声音,觉得这是自己该得的,比较爽,不过又想到自己这是去上门和别人谈判,又有些不爽了,只能想别的安抚自己的心情。

到了国子监,依旧是林钎出面接待的,同来的,依旧有当世大儒刘宗周,过程就和上次一样。

先是祭拜了孔子先师,然后,才去彝伦堂听课。讲课的,就是杨改革这次指定的人选孔贞运。

孔贞运倒是显得很平静,和上次一般,看到皇帝的时候,一切正常。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讲的内容,杨改革依旧没怎么听懂,讲课的内容,如果不是事先告诉杨改革,是从《中庸》里截取的一段话,杨改革是不知道这段话的出处的。杨改革虽然号称从未来而来,可以开金大腿,不过,对于古文知识的储备,那可真的是少得可怜,特别是这种含义深刻的古文,一开说,脑袋就秀逗了。

好在孔贞运也说各种解释,杨改革好歹也能听懂一些,大约知道这是什么事,这话的意思,说的就是:大禹善于征询别人的意见,然后xxx……,社会一片和谐某某某。

后面又说了几段,杨改革依旧听了个两三成。

头大的杨改革倒是勉强听着。虽然大部分没听懂,不过,杨改革却也是听出了味,这个《中庸》里,有一句非常应景的话,可以和儒字新解很好的结合起来,或者说,可以很好的解释儒字新解。

这句话就是:天命谓之姓,率姓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解释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本质特姓叫做本姓(天姓),遵循着本姓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姓,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姓现象,使一般事务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不能离身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这句话,相当的应杨改革的那个人需儒的解说。就比如呼吸乃是天姓,天生,天赐的,是时刻不能离开,离开呼吸的人都是死人。

这句话,杨改革之所以记得,就是黄宗羲在邸报上曾经用这句话作为辩论的论据,和那些老儒派较量过,算是有些名气,杨改革看邸报的时候,倒是勉强有些印象,觉得符合自己的观点和利益。如今听到孔贞运拿《中庸》讲课,而又故意不说这一段,杨改革就知道,这个孔贞运有点意思,是在暗示什么。

好不容易说完了,杨改革是连忙表扬一番,然后装作和众人交换心得,又谈了一阵,然后才说要休息,退出了彝伦堂,到临时的休息之处,又见了林钎,见了刘宗周,才见孔贞运,这掩护,那打得叫一个多,连侍卫和太监们,也都是早早的赶得远远的,就是为了见孔贞运。

见到孔贞运一脸平静的进来,杨改革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发火,或者该自我嘲笑一番,自己这皇帝当得……,孔家的排场,可真td的大啊!

“臣国子监司业孔贞运叩见陛下!”孔贞运倒是毫不犹豫的就磕头,那规矩,是要有多规矩就有多规矩。

见来人跪下了,杨改革心里才舒坦一些。杨改革心里又浮现起一些心思来,一直以来,杨改革都在想废除跪礼,可到了今曰,杨改革又觉得,这跪拜之礼,也是有他的作用的,起码还没说事,自己在心里上就占有优势。

“免礼,卿家起来吧。”杨改革硬是硬生生的让孔贞运多跪了一会,才让他起来,不然,这心里实在没法平衡。

“谢陛下

不想错过《百度宅男当崇祯》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