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卿家在京师里做官,怕是做不下去了,不过,如果卿家依旧想做官,倒是不妨到海外去试试,虽然卿家身上有污点,可如果是去海外做官,那就有贬的意思在里面,即便是有些污点,也不妨碍卿家做官,何况卿家还有三岔河的功劳在身,只要朕从中周旋一下,卿家还是有做官的希望的,如今大琉球那边开发得极快,很快就可以发展起来,要不了几年,县就可以成州,州就可以成府,近而可以成省,卿家过几年苦曰子,回头朕在想办法把卿家调回来,这样,卿家可一直做官,就是有些苦……”杨改革出主意道。这不算是个好主意,差不多是个馊主意,但如果刘延元想做官,也差不多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贬,这个字,可不是个好字,带着不好的意思在里面,可杨改革要说,这实际是个好字。
杨改革倒是蛮欣赏宋朝那种从中央贬到地方,朝廷争斗有一定底线的政治氛围,这可比你死我活的党争好得多,宋朝不少牛人都是几上级下,几番沉浮,留下不少后人称道的故事。如今的党争看似不那么激烈了,那是自己有意分化;有意转移视线;有意压制才有这样的效果,实际本身依旧是存在的。杨改革倒是想学宋朝,给明朝的党争留下一个后门,或者开一个先例。曰后万一也有人想走这条道,也才有个先例可循。
不过杨改革也知道,这也不一定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办法,自己的想法未必就能落到实处,杨改革的意思实际则是为殖民扩张提前打好基础,为殖民地正名,有贬官去了化外之地,没几年又起来了,那恐怕大家都会问,凭什么起来啊?那么,明显的,就要关心殖民地了,对开发殖民地,对殖民地正名,都是很有帮助的,想要不了几年,一些开发得不错的殖民地就该和内地一个待遇了,再也没人会把那些地方看成飞地,看成不毛的烟瘴之地,从此之后,这些地方,都将成为中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领土。
“大琉球?”刘延元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他是相当的熟。海盗郑芝龙,移民的事,都和这个有关。
“不错,就是大琉球,如今徐师傅正在往那边移民,已经有些成效了,开发得不错,要不了两年,就可以向内地运粮食了,要不了两年,开发得比较好的县就该变成州了,如果卿家不愿意离开官场,朕可以帮忙,把卿家送过去,卿家在那边呆几年,赚些功绩,以功绩回朝,如此,也不枉是一条路,卿家也可以籍此洗掉身上的污点,做个清清白白的人……,卿家的意思呢?”杨改革说道。
刘延元犹豫起来,皇帝说的相当有吸引力,作为帝党的一员,他知道皇帝在大琉球投入了多少心血,皇帝这话也不是骗他,说过几年让他凭功绩回朝,绝对有可能的。不过显然,刘延元的犹豫也相当的大,一直以来形成的观点告诉他,那里是化外之地,那里是烟瘴之地,那里的人饮血茹毛,自己很可能死在那里。
“敢问陛下……,臣过去能担任何职?”犹豫不决的刘延元还是问了问自己的待遇,不想去归不想去,可待遇还是要问清一下的。
“呵呵,卿家难道忘了这退役的事?”杨改革笑着说道。
皇帝这么一说,刘延元立刻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如今那边的移民官已经多次给朝廷上奏,说那里的土人时常下山袭击移民,恳求朝廷派遣官军镇压,并且在这里常驻,以防这种事再次发生,如今退役这个事,也打算借这个东风,既然那边有请求,那朝廷自然不可不问,毕竟关系到大移民,那就少不得要出兵,不过显然,出兵的费用太高,即便出兵了,也不可能常驻,所以,这里面就有空间可艹作了,一种兼职捕快,兼职军队,兼职民兵的东西就是这次退役转业的目标,用来给皇帝安置那些退伍的军人,这样,他们就可以有个长期的事干,也不至于饿死,甚至还可以兼个官身,社会地位也不算太差,不是一般衙役捕快能比的。
这也是这次杨改革改革军事的底线,不说在明朝内地搞退役和转业,起码也要在殖民地搞,然后再慢慢的向内地引进。
“陛下可是说巡检?”刘延元轻声的问道,这事,也算是他作为帝党,参与的皇帝的机密了之一,见皇帝说起这个,立刻严肃起来。
“不错,卿家贬官,也不好去哪里做正官,不过,这巡检也算不错,卿家又做过兵部尚书,也不怕那些退役的官军不服,要做出成绩,不难,做巡检正好上手。现在过去,只要待一年,等那里的县就能变成州,卿家自然能升到州巡检,再呆两年,等变成了府,卿家自然变成府巡检,再过几年,卿家就可以做个巡检使了,到了那时,那地方,就成了大家升官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