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接二连三的大手笔,众人早已习以为常,早已习惯了,倒是没有多少见怪不怪,也没有惊呼不可思议什么的,倒是都安静的消化着皇帝的话,仔细的体会其中的用意。
“……对了,朕还要强调一点,朕关此次辽东开发外所有的诸多补贴,所有的事,所面对的对象,都是我朝百姓,都是必须持有我大明户籍的百姓,这一点,是重中之重,毕卿家,你可明白……”杨改革严肃的说道。推行强化户籍的管理,将权力和义务绑定在户籍上,原本是不可能的事,如今也随着这波开疆拓土而动了。
几个人虽然都习惯了皇帝的大手笔,可这个事,还是惊起了不少的波澜,这可又是一个大事啊!
韩爌暗暗心惊,皇帝所想的东西,超过了他所能想的极限。大明朝原本很多顽疾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可如今,却随着这一波开疆拓土而出现了转机,原本不可能的事,如今变得有可能了,变得有可艹作姓了。韩爌在心里暗叹,除开那些私利,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看皇帝所做的事,确实称得上为国为民,高瞻远瞩。皇帝做得这些事,无不是对后世有着极大影响的大事,这些事,做成一件,都能名垂千古,可如今,皇帝要一并的给他做了,韩爌即为皇帝的胆大而担心,也为皇帝的魄力而欣慰,更为自己能活在皇帝这个时代,活在皇帝周围而感到庆幸。人生,还是要有一些激情和挑战才有意思啊!所谓的私利,和这些充满着“激情”的事比起来,当真是丑陋无比。
“……也就是说,来领补贴的,必定是我大明百姓,必定要持我大明户籍;就比如说,那图书馆的书,则只借阅给持有我大明户籍的人;就比如说,火器的持有,必定只能是我大明百姓,没有我大明户籍的,严禁销售给他枪支火器,严禁将武器流入外族他国……,朕只是大明的皇帝,自然只看顾我大明的百姓,朕还不是天下人的皇帝,外族他国的死活好歹,朕还暂且顾不上……”杨改革严肃的补充道。在关内搞户籍改革,杨改革即便是如今声望如曰中天,也还没那个胆子,如今也只能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加强户籍管理,为全面推行加强户籍管理打下基础。对这个事,算是格外重视,权力和义务绑定在户籍上的好处,自然不用说了。
“回禀陛下,臣明白,臣领旨!”毕自严答应道。皇帝实际早先给他有交代,他也早有心理准备。
(未完待续)
全面扶植?
在场的几个人互相望了望,心里都寻思,看来,皇帝又要出大手笔了。
“敢问陛下,何谓全面扶植?”韩爌仔细的问道。
“朕刚才已经说过了,在种子,农具,交通,运输,借贷,教育,安全,御寒,产出交易等等各方面全方面的扶植……”杨改革道。
“敢问陛下,能否再详解。”韩爌仔细的问道,看皇帝的说辞,貌似这次的阵仗很大。
“……嗯,先说说种子吧,凡是买了地,要经营的,购买种子需要多少钱,朕补贴二成,凭着购买的土地的地契来领补贴……”杨改革倒是开始详细的给众人讲解起来。
皇帝一出口就是补贴,果然这手,几个人都不意外,如今的凭票据领补贴,着实是一招狠招。没有票据,就领不到补贴,没补贴,客人买东西就要多花钱,没那个客户不想着东西便宜,何况一下就便宜二成,所以,客人必定是要票据的,而要票据,就只能登记注册,就只能交税……,这是一个无解的环节……韩爌一听又是补贴这一招,心里直叹气,这一招实在无解,想贪皇帝的银子,没门。韩爌也不知道皇帝就怎么想到了这样一招,实在是一招杀招,如今不知多少有规模的商家,都不得不到税监去登记注册,如实的上报自己的经营状况,皇帝从来不逼别人缴税,可如今,不缴税还能在这大明混下去吗?以前补贴的范围也还小,不缴税还能支撑,还能硬挺着,可看皇帝如此的做法,这是要铺天盖地的补贴啊!这一招,虽然是看似皇帝在漫天撒钱,可实际,皇帝这也是在漫天的撒网,将大大小小的鱼统统捞进网里呢。如今这么大规模的补贴下去,几乎涉及到了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一方面确实是皇帝漫天撒钱做好人,另外一方面,却也是皇帝将那些不登记,不缴税的人往死里逼,这样搞得几年,这大明朝开不出票的商家可就活不下去了,也就是说,不明不白之间,就没人敢不缴税了。如今皇帝漫天的搞补贴,要想生意能做下去,能不给别人开票?要开票能不到税监去登记?登记了能不缴税?
韩爌一想到此,也只能埋头苦笑,皇帝做事,果然是一波接一波,层层叠叠,根本不给别人任何可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