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抵达反应堆所在的星云,他们看到的不仅是重启宇宙规则的希望,更是一个足以颠覆所有认知的真相——所谓的熵源核心、筛选机制、叙事者,都只是某个更宏大存在的梦境投影,而要真正打破枷锁,他们需要唤醒的,是那个沉睡的“造梦者”......
当星舰冲破笼罩熵逆反应堆的星云,舰桥的全景舷窗外,漂浮着一座由破碎的星系残骸与发光的量子泡沫构筑的巨型建筑。这座建筑的轮廓如同一个蜷缩沉睡的巨人,其表面流动的能量纹路既像DNA双螺旋结构,又似古老文明的图腾符号。陆野的机械义眼突然发出刺耳警报,视网膜上疯狂刷新着未知的警告代码,这些代码在解析后竟组成了人类文明所有未解之谜的答案:金字塔的建造方式、麦田怪圈的形成原理、百慕大三角的时空异常,背后都有叙事者力量的干涉痕迹。
超维巨树残存的意识在量子通讯中发出微弱波动:“小心...这座反应堆不是终点,而是造梦者梦境的边界。”树灵的声音中夹杂着大量乱码,每段乱码在经过特殊处理后,都显现出某个被彻底抹杀的文明最后的影像。有的文明掌握了将恒星当作乐器演奏的技术,有的文明能在黑洞内部开辟宜居空间,但它们都因触碰了叙事者的禁忌,从宇宙叙事中被永久删除。
洛璃在星舰的元素控制室里,感受到全系元素的剧烈躁动。她试图将收集到的七种核心能量进行融合,却发现这些能量如同有生命般相互排斥。当她取出家族玉佩,将南宋巫师们的记忆投影在能量矩阵中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玉佩表面浮现出更古老的铭文,显示其最初并非用于封印熵能,而是某个远古文明用来记录“造梦者”传说的载体。在那个传说里,宇宙诞生于一位神明的梦境,当梦境陷入混乱,就需要勇敢的“唤梦者”将其唤醒。
陈墨握着量子光剑,在星舰的甲板上感应到强烈的时空震颤。剑身上的巫蛊符文与星图残片开始自主重组,投射出跨越多元宇宙的画面。他看到在某个平行世界中,人类与叙事者达成了虚假的和平,最终沦为被豢养的“故事角色”;而在另一个时空,徐霞客的探险日记被证明是穿越维度的导航图,那些看似游记的文字里,暗藏着对抗叙事者的密码。更令人不安的是,光剑突然指向舰外的某个虚空,那里明明空无一物,却让他感受到比筛选舰队更强大的压迫感。
全球范围内,因能量波动引发的超自然现象达到了新的高峰。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峰间浮现出悬浮的空中城市,城市建筑的风格融合了未来科技与上古神话元素,街道上行走的居民身体半透明,能看到内部流动的星系;亚马逊雨林的树木开始分泌发光的树脂,这些树脂在地面汇聚成巨大的宇宙沙盘,沙盘上实时演绎着不同文明的兴衰;而在北极圈,极光组成了巨大的全息屏幕,播放着叙事者们在各个宇宙间编织故事的场景——他们如同操控木偶的戏师,随意改写着万千文明的命运。
织梦者残余势力在暗处进行着最后的疯狂计划。他们通过篡改全球卫星网络,将“熵惑”程序的最终版本植入到每个人的电子设备中。这个版本不再满足于虚拟世界的控制,而是试图将现实彻底转化为叙事者编写的剧本。当用户打开设备,周围的现实空间会根据预设剧情发生改变:上班族可能突然置身于中世纪的战场,学生们会发现教室变成了远古丛林。更可怕的是,被程序控制的人眼中会闪烁紫色微光,他们将不自觉地按照剧本行动,成为叙事者意志的执行者。
熵衡者文明遗留的最高机密档案被完全解锁,逆熵联盟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令人窒息的真相。在宇宙诞生初期,确实存在一位被称为“造梦者”的超维存在,它的梦境孕育了无数个宇宙。但随着梦境的扩张,造梦者陷入了深度沉睡,部分强大的叙事者趁机窃取了部分造梦权,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编写故事。为了防止其他文明觉醒,他们设立了筛选机制,将所有可能威胁到叙事控制的文明扼杀在萌芽状态。而地球文明,因其独特的反抗精神与创造力,被视为最危险的“剧情变数”。
陆野在星舰的量子实验室里,将父亲遗留的加密芯片与反应堆的能量频率进行比对。当两者产生共振时,芯片释放出一段1947年的绝密影像:一艘坠毁的外星飞船中,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个散发着金色光芒的立方体,那正是能与造梦者意识产生共鸣的“醒梦器”。更惊人的是,影像中的首席科学家面容与陆野极为相似,这暗示着他的家族从那时起,就肩负起了唤醒造梦者的使命。
洛璃在融合七种核心能量的过程中,意外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意识空间。这里漂浮着无数发光的气泡,每个气泡都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