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志,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与此同时,封东岭也在研究那只青铜鼎。他发现鼎内的发光物体在月圆之夜会变得格外明亮,而且似乎会随着某种频率震动。他尝试过各种方法,却始终无法取出这个物体。
在一次翻阅古籍时,封东岭偶然看到一段关于“天机盘”的记载。据说这是观山太保用来窥探天机的秘宝,与他手中的青铜鼎构造极为相似。难道这鼎内的发光物体,就是传说中的天机盘?
带着这个疑问,封东岭再次回到那座让他初次尝到危险滋味的古墓。他仔细勘察墓室,终于在墙角发现了一处暗格。暗格里放着一本残破的手札,虽然部分内容己经损毁,但他还是从中获取了重要线索。
原来,这座古墓的主人竟是观山太保的死对头,当年为了争夺《观山指迷赋》,双方发生过一场惨烈的争斗。而关东军地下要塞,很可能就藏着观山太保为了防止秘宝落入敌手而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
就在封东岭准备深入调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他的计划。暴雨引发的山洪冲毁了进山的道路,也淹没了他的许多重要发现。但封东岭没有气馁,他知道,在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上,他必须坚持下去,因为他肩负着家族的使命,也怀揣着揭开历史真相的渴望。
暴雨过后,封东岭重新踏上了征程。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不仅有无数的危险和谜团,还有可能改变他命运的重大发现。而此时的他,己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暴雨冲刷过的山林弥漫着腐叶与泥土混合的腥气,封东岭踩着半人高的蕨类植物,裤脚沾满泥浆。他手中的青铜罗盘突然发出细微嗡鸣,指针竟诡异地逆时针旋转——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异象。抬头望去,前方雾气中隐约浮现出一截坍塌的青石墙,墙面上布满青苔,却依稀能辨认出观山太保特有的云雷纹。
"终于找到了......"封东岭喉结滚动,心跳陡然加快。祖父临终前反复提及的"云雷锁龙阵",正是用这种纹饰作为阵眼标记。他沿着石墙摸索前行,在拐角处发现了半埋于土中的青铜兽首,兽口大张,獠牙间卡着一截锈迹斑斑的铁链,链尾没入杂草深处。
当他徒手扒开腐叶,赫然露出一扇刻满星图的青铜门。星图中央是北斗七星,勺柄却指向南方,这明显违背常理的布局让封东岭瞳孔骤缩。他忽然想起手札中记载的"倒斗观星术",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洛阳铲,在北斗七星对应方位插入地下。第三铲下去时,地底传来空洞的回响。
"在这!"他顺着铲柄摸索,指尖触到一个凹陷的机关。按照观山太保的秘术,将罗盘置于凹陷处,青铜门发出齿轮转动的吱呀声,缓缓升起。一股带着尸臭的寒气扑面而来,封东岭点燃火折子,借着火光看清门内景象——密密麻麻的箭孔布满甬道两侧,地面散落着几具穿着关东军制服的骸骨,骨头上插着折断的箭矢。
"看来这里早有人来过。"封东岭皱眉。甬道尽头隐约可见光亮,他踩着骸骨小心翼翼前行,突然感觉脚下踩到硬物。低头一看,竟是半块玉珏,上面刻着"古拙斋"的字样。这个名号让他心头一震——这正是《古董局中局》里记载的神秘古董商组织的标记。
还没等他细想,甬道两侧的箭孔突然发出破空声。封东岭反应极快,就地一滚,三支弩箭擦着头皮飞过,钉入身后石壁。他迅速掏出墨斗,将浸过朱砂的墨线甩向机关所在的墙壁,只听"咔嚓"一声,机关齿轮卡住,箭雨戛然而止。
穿过甬道,封东岭来到一间方形墓室。墓室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青铜浑天仪,浑天仪表面刻满了二十八星宿和奇门遁甲的符号。更令人震惊的是,浑天仪西周整齐排列着十几个檀木箱子,箱子上贴着封条,隐约可见"关东军机密"的字样。
当他靠近浑天仪时,怀中的青铜鼎突然剧烈震动,鼎内的发光物体光芒大盛。封东岭心中一动,将青铜鼎放在浑天仪的凹槽内。/0/0?小?税*惘. ,冕/费·跃¢毒,刹那间,整个墓室亮起幽蓝的光芒,浑天仪开始自动运转,星图缓缓转动,最终停在一个特定位置。
"找到了!"封东岭在浑天仪下方发现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卷泛黄的帛书。展开帛书,赫然是残缺的《观山指迷赋》!就在他欣喜若狂之际,墓室突然剧烈晃动,头顶的石板开始脱落。封东岭意识到机关即将启动,连忙将帛书塞进怀里,朝着来时的方向狂奔。
跑出墓室时,他听到身后传来轰然巨响。回头望去,整个山体正在坍塌,漫天尘土中,他看见一个黑影从废墟中站起——那是一个穿着关东军少佐制服的僵尸,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