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摸摸的,当我是外人?”他瞥见桌上的珠子和玉佩,突然瞪大眼睛,“等等,这玉佩……我小时候见过!”
张会君和胡八一异口同声:“在哪儿?”
司马灰挠了挠头:“我家原来住在潘家园附近,有个收古董的瘸腿老头,他屋里就挂着半块差不多的玉佩。那老头神神秘秘的,总说这是打开‘龙穴’的钥匙。”
胡八一的手指在玉佩上轻轻摩挲:“我爸的笔记里提到过,东北龙脉有个‘万龙锁天局’,需要九颗万龙珠和九块玉佩才能破解。一旦开启,就能找到传说中的‘龙髓’——那是龙脉的心脏,得之可改天换地。”
张会君翻开手记,快速查找。`x~q?u·k?a_n.s.h¢u*w-u/.-c?o′m!泛黄的纸页间,祖父的字迹仿佛带着温度:“万龙锁天局,成于秦汉,毁于乱世。局中藏有上古秘宝,亦镇压着九幽凶煞。若强行破局,必遭天谴。”他抬头看向两人,“你们想清楚了?这不是普通的古墓,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司马灰己经把麻绳系在腰间:“会君,你当我忘了?小时候在胡同里,咱们发过誓,要一起闯遍天下!现在有这么刺激的事儿,你想把我撇下?”
胡八一将玉佩和珠子收进怀里:“我找我爸找了二十年,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弄个明白。”他看向张会君,“而且,你祖父既然留下手记,想必也料到有这一天。”
夜风卷着枯叶撞在窗棂上,发出沙沙声响。张会君望着手中的《堪舆手记》,祖父临终前的话在耳边回响。最终,他将铜钱剑别在腰间:“明天天亮,我们从后山的溪流源头找起。手记里说,龙穴入口往往藏在水脉汇聚之处。”
第二天清晨,西人趁着天还没亮,背着干粮和简易工具出了村。司马灰扛着一把工兵铲,王凯旋不知从哪儿搞来个老式手电筒,胡八一腰间别着把匕首,而张会君则将手记用油纸包好,贴身藏着。
后山的溪流在晨光中闪烁着银光,西人逆流而上。溪水越来越湍急,两侧的山壁也愈发陡峭。突然,张会君蹲下身——溪底的鹅卵石排列成某种奇怪的图案,仔细辨认竟是北斗七星的形状。
“就在这儿。”他指着山壁上一处被藤蔓覆盖的凹陷,“北斗主死,南斗主生。七星方位对应的,正是生门。”
司马灰抡起工兵铲砍断藤蔓,露出一块刻着云纹的石板。石板中央,赫然有个凹槽,大小形状与胡八一的玉佩分毫不差。
“看来就是这儿了。”胡八一深吸一口气,将玉佩嵌入凹槽。
石板发出“咔嗒”一声轻响,缓缓向两侧滑开。一股带着腐殖质气息的阴风扑面而来,露出黑洞洞的入口。王凯旋打开手电筒,光柱刺破黑暗,照见一条向下延伸的石阶,两侧墙壁上画着持戈而立的武士,诡异的是,所有武士的眼睛都被涂成了血红色。
“这些壁画……”张会君凑近细看,“武士的甲胄样式像是辽代,但眼神画法却是萨满教的镇邪图腾。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出现在同一处,太不正常了。”
胡八一己经踏上石阶:“先别管那么多,小心脚下。”
西人小心翼翼地下到石阶尽头,眼前出现一条狭窄的甬道。甬道地面铺着青砖,每隔三丈就有一个石龛,里面供奉着造型怪异的陶俑。那些陶俑没有五官,胸口却开着碗口大的空洞,不知原本装着什么。
司马灰用铲子敲了敲陶俑:“这玩意儿看着渗人,不会也是粽子吧?”
他话音未落,最前方的石龛突然发出“吱呀”一声。众人的手电筒光束同时照过去,只见陶俑胸口的空洞里缓缓伸出一只干枯的手,皮肤呈现出青黑色,指甲足有三寸长。
“后退!”张会君大喊。
西人转身就跑,却听见身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所有石龛里的陶俑都活了过来,正迈着僵硬的步伐追来。这些陶俑行动虽慢,但数量众多,转眼间就将甬道堵得严严实实。
千钧一发之际,张会君瞥见甬道墙壁上的浮雕——那是一幅描绘洪水的画面,洪水中央有座宝塔,塔顶悬着一颗巨大的珠子。他突然想起昨夜玉珠显示的地图,心中一动,伸手按向浮雕中的宝塔。
墙壁发出机关转动的声响,一块石板滑开,露出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密道。西人争先恐后地钻进去,石板在身后重重合上。密道里弥漫着潮湿的腐味,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地面,赫然发现几具白骨,其中一具手里还攥着半张残破的舆图。
胡八一捡起舆图,声音有些颤抖:“这笔迹……是我爸的!”舆图上用红笔圈出一个位置,旁边写着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