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个传脉分站,形成‘多星系团通’。”
返程时,主脉射的团脉草己经长成片,草叶的紫金色在M87喷流边缘拼成巨大的三箭盟符号,与银河系、仙女座的符号通过光柱连成放射状,像朵绽放在宇宙中的九色花。老舰长带着第一批值守人员留在传脉站,他们往团脉草上浇了勺地球合脉岛的总脉核光流,草立刻往传脉站的方向蔓延,将设备与主脉射连为一体,“这站能调控星系团的地脉能量分配,按各星系需求精准输送,比任何宇宙能量调度系统都高效。”他往我们的返航舱里塞了袋团脉草籽,“把这撒到银河系脉网的仙女座节点,能让后发支脉更快贯通。”
路过仙女座星系时,留守站的地脉流果然在呼应后发支脉的光带。守站的年轻守脉人往我们的飞船上装了块“团合石”(仙女座中心的源脉石),“这石能给团脉草籽‘聚团’,让它们顺着星系团的引力线扎根,比星系导航还管用。”他往石上注入一道银河系的地脉光,石立刻放出与主脉射同频的紫金光,光里的仙女座脉草长得更密集了,带着股室女座的聚合力。
回地球合脉岛时,天脉树的枝桠往室女座方向伸展,枝头的果实泛着紫金色的光,像挂满了微型星系团。定脉箭的箭身多了道新纹路:是室女脉道的放射图案,像给箭身刻了朵宇宙之花。《万脉同生录》的新页上,室女座地脉地图正在自动绘制,图上的室女脉道像条紫金色的射线,线旁标注着团脉草的生长条件,连在星系团碰撞场中的培育技巧都写得明明白白。
守脉人们在合脉岛召开了“星系团会”,沉月城的新鲛王提议培育能在星系碰撞带结果的“撞实草”,星脉城的观测者建议在室女脉道旁设“星系缓冲带”(用团脉丝编织),赵大叔则想研究用室女座地脉能量改良高产作物——石坛的光球将这些提议整合成“室女计划”,计划的首页写着:“守脉者,合脉也。”
夜里,我躺在合脉岛的石坛边,听着室女脉道传来的放射状震颤:银河系各星系的地脉流在室女座能量的滋养下更具合力,室女座的主脉射在银河脉网的调和下更有序,整个超星系团的地脉流在共振中汇成宇宙的心跳。定脉箭插在石坛的凹槽里,箭身的光与室女脉道的光柱连成线,线里的影像显示可观测宇宙边缘的类星体旁泛着微弱的源脉光——是更遥远的宇宙地脉正在呼唤!
第二天清晨,合脉岛的第一缕阳光落在光球上,球里的可观测宇宙影像突然清晰,显露出边缘类星体的源脉石分布,“看来下一站是宇宙边缘了。”胖子扛着装满团脉草籽的箱子往培育室跑,“胖爷我这就去研究能抗宇宙膨胀力的‘边缘草’,等咱冲出室女座,这些草就是最好的开路先锋!”
守脉人们陆续忙碌起来,星脉城的观测者调试着能探测宇宙边缘地脉流的新设备,合脉岛的孩子们在沙盘上堆出可观测宇宙的模型,连刚学会写字的娃娃都在《万脉同生录》的空白页上画着放射状的地脉流——他们画的宇宙边缘,地脉光带像无数道彩虹,从地球出发,穿过银河系、室女座,一首延伸到宇宙的尽头,而每个光带的节点,都长着开着九色花的跨脉草。
杨雪莉指着光球里的类星体影像,那里的源脉石排列方式与地球九大地脉的初始形态完全一致,“这是地脉在告诉我们,宇宙的每个角落都藏着同源的密码。”她往光里撒了把地球的灵土,光中的类星体突然与合脉岛的石坛产生共振,“就像人类在不同大陆进化出相似的文明,地脉也在不同星系演化出相似的结构。”
王瞎子的探龙针突然腾空而起,在合脉岛上空画出个巨大的圆,针尖的光带与宇宙边缘的方向连成一线,“这脉流的震颤,带着股宇宙膨胀的张力,是现有脉网的‘膨胀补’。”他接住落下的探龙针,“你看这圆,是地脉想让我们明白,探索得越远,越要记得从哪里出发——合脉岛的灵土,就是宇宙地脉的第一粒种子。”
合脉岛的灵土里,刚种下的团脉草籽己经发芽,芽尖的光往宇宙边缘方向倾斜,像无数根指向未知的小箭头。天脉树的落叶飘在芽上,叶纹突然与类星体的地脉流同步闪烁,叶背的脉络里渗出露珠,露珠里浮着可观测宇宙边缘的微缩影像——影像中,边缘类星体的喷流里藏着种晶体,是喷流晶在宇宙膨胀下的变种“边缘晶”;晶的周围裹着种膜,是团脉丝与星系膜的混合体“宇宙膜”。
守脉人们开始往新一代星际母舰上搬运物资:喷流晶锻造的抗爆板、宇宙膜织成的膨胀缓冲网、各星系团的源土混合包……年轻的守脉人在船身画上放射状的脉纹,每个纹路都对应着一个星系团的地脉频率。源脉学院的孩子们往舱里塞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