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23章 无畏擒龙(128)

为三百年后的血月,还在命运的尽头等待。

因为裂隙的封印,需要三百年后的三灵再聚,才能彻底完成净化。

但他不怕。

因为他的指头上,还戴着吴家先祖的戒指,上面的朱雀纹与地脉同频。

因为白灵的玉佩里,还藏着白衣人最后的执念,等待着三百年后的轮回。

因为幼龙的龙晶,正在海眼的金光中慢慢成长,终将在三百年后,化作守护秦岭的巨龙。

甚至连老油条背包里那半根没吃完的压缩饼干,都像是在提醒他们——路还很长,故事还在继续。

密林里的雾气渐渐散去,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黑石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的秦岭山峦在晨光里苏醒,地脉的流动平稳而有力,像首无声的歌谣,诉说着守护者的故事。

吴畏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将玉简小心翼翼地收好。白灵和老油条也相继站起,三人相视一笑,笑容里带着疲惫,却充满了坚定。

“走吧,回洛阳。”吴畏望着来时的路,“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做。”

比如,给那些死在秦岭的守脉人立块碑。

比如,把镇魂诀的内容刻在洛阳老宅的祠堂里,留给后人。

比如,看着幼龙长大,看着聚灵池的泉水永远清澈,看着秦岭的地脉永远安宁。

当然,还要回洛阳喝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就着刚出炉的油旋,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路还很长,故事,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

回洛阳的路走得格外缓慢,三人刻意避开了火车,选了条沿着地脉延伸的山路。吴畏说这样能随时感应地脉的动静,老油条嘴上抱怨着“山路磨脚”,却总在队伍最前面开路,工兵铲把荆棘劈得“噼啪”响,像在发泄没炸够的精力。

白灵的玉佩始终温温的,玉里的三灵血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红光芒。她时常对着玉佩说话,问些关于守墓人的旧事,玉里的白衣人魂魄偶尔会借她的指尖,在地上画些简单的符号——有时是海眼的轮廓,有时是幼龙的独角,更多时候是朵小小的花,花瓣层层叠叠,像极了噬灵花,却透着温暖的光。

“这是‘安魂花’。”白灵抚摸着地上的花瓣符号,“白衣姐姐说,是用守墓人的执念和地脉精气养出来的花,能让那些消散的魂魄找到归宿。”她从背包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聚灵池的泥土,小心翼翼地盖在符号上,“等回到洛阳,我把它种在老宅的院子里,和石榴树作伴。”

山路旁的溪流里,偶尔能看到金色的小鱼逆流而上,是聚灵池的灵鱼,顺着地脉的水流往洛阳的方向游。老油条总想去捞几条,说“炖汤肯定鲜”,却总被吴畏拦住——这些灵鱼是地脉的“信使”,能预警地脉的异动,杀不得。

“胖爷我就是说说。”老油条悻悻地收回手,却偷偷把块龙涎香珠扔进水里,“给它们加点料,长得壮实点,也好早点给咱们报信。”

灵鱼接触到龙涎香珠,突然兴奋地跃出水面,金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在道谢。

走到秦岭山口时,遇到个穿蓝布褂子的少年,背着个竹篓,篓里装着些新鲜的草药,眉眼像极了之前送龙涎香的望气人。“吴先生,白姑娘,老油条先生。”少年把竹篓往地上一放,拿出三个竹筒,“我师父让我把这个交给你们,是用聚灵池的泉水和龙涎香熬的,能安神,防煞气。”

竹筒里的药汤泛着淡淡的金光,喝在嘴里微苦,却带着股暖意,顺着喉咙往心口流,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吴畏认出少年腰间的铜铃,和望气人拐杖上的铃铛一模一样。

“你师父……还好吗?”

少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师父说,他要守着裂隙的封印,就不回洛阳了。他还说,三百年后的血月,他会托梦给后人,告诉他们裂隙的位置。”他从竹篓里拿出块黑石,和裂隙入口的黑石一模一样,“这是‘镇煞石’,能感应煞气,你们带在身边,要是煞气异动,石头会发烫。”

吴畏接过镇煞石,石头入手冰凉,却能感觉到里面微弱的震动,与地脉的频率完全一致。“替我们谢谢他。”

少年背起竹篓,往秦岭深处走去,蓝布褂子的衣角在风中飘动,像只展翅的朱雀。“师父说,有缘再见!”

望着少年消失的背影,老油条突然叹了口气:“这守山人、望气人,一代传一代,跟咱们似的,都在等三百年后那一天。”

白灵握紧玉佩,玉里的红光闪烁:“等咱们老了,也找个像秦岭这样的地方,种点安魂花,守着块镇煞石,给后人指路。”

不想错过《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