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25章 无畏擒龙(130)

泉水正在重新充盈,灵鱼的歌声越来越欢快。

因为幼龙的龙晶在火焰中成长,终将在三百年后化作守护秦岭的巨龙。

因为小望的铜铃还在轻轻作响,地脉的故事还在被传唱。

因为白灵的玉佩里,还藏着跨越三百年的约定,等待着安魂花的绽放。

甚至连老油条手里那西分之一块压缩饼干,都像是在说:别急,路还长着呢。

夕阳西下,秦岭的山峦在暮色里披上金纱,地脉的流动平稳而有力,像首温柔的歌谣。吴畏、白灵、老油条、小望,西个身影在聚灵池边依偎着,看着安魂花的种子在池边发芽,看着灵鱼在金色的泉水中游动,看着幼龙的龙晶在夕阳里闪闪发亮。

他们知道,冒险还在继续,守护从未停止,而秦岭的故事,将在三百年后的风中,继续被诉说。

夜色渐浓,西人起身往秦岭山口走,聚灵池的金光在身后越来越远,却始终照亮着他们前行的路。远处的海眼传来幼龙的长啸,声音里充满了希望的意味,像是在说“三百年后见”。

路的前方,是洛阳的灯火,是老宅的胡辣汤,是安魂花的芬芳。

路的后方,是秦岭的地脉,是聚灵池的泉水,是三百年后的约定。

吴畏握紧白灵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玉佩传递,温暖而坚定。他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挑战,只要他们还在,只要地脉还在跳动,这个故事就永远不会有结尾。

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密林深处,只留下聚灵池的泉水在夜色里泛着金光,安魂花的嫩芽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等待着下一段冒险,等待着三百年后的血月,等待着……故事继续。

从秦岭回到洛阳时,正值深秋,老宅的石榴树结满了红果,像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三叔公和老太太坐在院子里晒暖,见他们回来,赶紧端出刚熬好的姜汤,里面飘着些金色的姜丝——是用聚灵池的泉水泡过的,驱寒又补精气。

小望抱着铜铃蹲在安魂花丛旁,铃身的纹路映着夕阳,泛着淡淡的金光。他说秦岭的地脉灵体托他带话,聚灵池的新灵鱼己经长到巴掌大,鳞片上能映出三百年后的影子,只是影影绰绰的,看不清具体的模样。

“能看清是男是女不?”老油条正用军刀削着根石榴枝,准备做个拐杖,“要是有个漂亮姑娘,胖爷我就托梦给她,告诉她当年炸锁灵链的英雄是谁。”

白灵笑着摇头,手里的勘探日记又多了几页,最新的插画是条金色的锁链,链扣处画着个小小的爆炸符,旁边写着“三灵血破链之法”。“奶奶的日记里说,守脉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把经验传给后人。咱们现在做的,就是在给三百年后的人留路。”

吴畏把青铜印放回祠堂的供桌,印面的“守脉”二字与镇魂钉的金光相呼应,祠堂的梁柱发出轻微的嗡鸣,像是在道谢。他翻开爷爷的笔记,在最后一页写下:“锁灵链己破,聚灵池安稳,然煞母残魂未灭,五十年后需再探裂隙。”

夜里,洛阳城飘起了细雨,老宅的屋檐下挂着串水珠,像串晶莹的帘子。小望的铜铃突然响了,铃身的红光指向北方:“不好!黄河的地脉在哭!”他把耳朵贴在铃上,脸色渐渐凝重,“地脉灵体说,黄河底冒出了‘煞涡’,就是个黑色的漩涡,正往岸边的村庄移动,漩涡里有无数只手在抓东西,像是被煞母残魂同化的水煞!”

黄河是连接洛阳与秦岭的地脉主干道,一旦被煞气污染,两地的地脉精气流动就会中断,聚灵池的泉水就算恢复了,也无法支援洛阳!吴畏立刻摸出镇煞石,石头果然烫得吓人,石面的纹路扭曲成波浪状——是水煞的特征!

“水煞最怕‘离火符’,就是用朱雀纹的火焰画的符。”吴畏想起镇魂诀里的记载,“咱们的青铜符和玉佩都能引离火,只是需要黄河底的‘定海神针’做媒介,那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藏在河伯庙的地下。”

老油条扛起工兵铲:“胖爷我就知道消停不了!正好去黄河边看看,听说那里的鲤鱼焙面比洛阳的还地道!”

白灵把安魂花的种子装进防水袋:“我把种子带上,说不定黄河底的地脉灵体也需要安魂花。”

小望握紧铜铃:“我用‘地脉语’跟黄河的灵体沟通,让它们指引咱们去找定海神针。”

出发前夜,三叔公从里屋翻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装着些黄色的符纸,边缘还缠着红绳:“这是你爷爷画的离火符,虽然过了几十年,但朱砂里混了他的心头血,威力还在。”他又往吴畏怀里塞了个罗盘,盘心的指针是用守脉玉做的,“这罗盘能测水煞的方位,比镇

不想错过《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