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不仅是对于大唐的破坏,还连带着让皇帝对将领们生出很多没必要的疑心!}
{人死的太多了,国家恢复起来很慢,但是要维持国家运转就要有一定数额的税收,加重税收,百姓不堪重负,恶性循环。}
{还是想着自己的享受!大唐难道就不能轻徭薄赋吗?看看西汉初年,那个时候也是很穷啊,吕雉和汉文帝怎么撑过来的?还让大汉越来越好!}
{唐太宗时期不也是,大唐刚开始的时候,也很穷啊!虽然有一点隋文帝留下的东西,但是大部分都被隋炀帝杨广给嚯嚯了,更不用说死的那些百姓了,人口也是很少的,为什么大唐还能有贞观之治?}
{汉文帝和唐太宗,这可都是排在皇帝榜前列的厉害人物,那些废物怎么跟他们相比?}
{照葫芦画瓢都不会,还能指望他们干点什么!}
{唐玄宗之后的皇帝质量实在是不太行啊!}
{唐代宗李豫的时候,大唐叛乱四起,又再一次损失了人口,让大唐向深渊滑了那么一步!}
{这也没办法,税收实在是太重了,百姓们不起义叛乱,就没活路了!}
隋开皇年间。
唐国公李渊看着天幕上的安史之乱,手心都掐破了,这才稳住了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至于让自己的看起来像是非常着急登上皇位的样子。
其他大臣们虽然看到了安史之乱时大唐的乱象,但是这个昏君唐玄宗李隆基都已经是大唐的第六位皇帝了!
大唐都繁荣了这么久,李渊估计做梦都该笑醒了!群臣们嫉妒的眼神怎么都遮不住。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则是满意的对视了一眼。
虽然他们也不希望天下的百姓受苦,但是谁家还能没个败家子不是?
他们隋朝二世而亡,唐朝取而代之,还不能让他们幸灾乐祸一下?
至于安史之乱中的惨剧,只能说后人对于历史还是看得太浅了。
要说惨,谁能比得过隋朝之前的五胡乱华?
不过李渊毕竟是他们的外甥,这些为大唐尽忠的官员们也确实是比较令人敬佩。
另一边的杨勇早就已经开始摆烂了,他彻底放飞了自我,就连在大殿上都是搂着自己最心爱的妾室调情。
自从天幕说起隋二世而亡,他这个喜欢妾室,不喜欢正妻,喜欢奢华被母亲讨厌的皇太子,就变成了弄丢父亲基业的暴君隋炀帝的首要人选。
他是太子,他将来即位名正言顺,而他剩下的弟弟们,二弟杨广勤俭节约、行事温柔谦逊,确实是比他这个大哥要更有明君之相。
即便杨勇一直都知道,二弟杨广对于皇位有觊觎之心,但作为政敌,杨勇都不得不承认,相比起二弟,他确实是更像隋炀帝。
就算是杨勇觉得自己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还没有那么能祸害朝堂,也没几个人会相信他了,就连杨勇都在怀疑自己将来是怎么变成这种混蛋的!
一直坚定的站在他身边的臣子们也都默不作声。
不久前他的太子之位就被废了,他的二弟杨广成为了新的太子。
而他的拥护者们,没有一个提出异议,全部默认了这个结果。
现在,天幕终于暴露了隋炀帝的姓名,竟然不是他杨勇,而是他那个素来有贤王名号的二弟杨广!
大家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爆料惊呆了,这种乍喜乍悲让杨勇在寂静无声的大殿上大笑出声。
“哈哈哈哈!看到了吗?你们都看到了吗?你们,你们都认定了孤是那个害的隋朝二世而亡的隋炀帝,没想到啊!哈哈哈,你们现在最看好的皇太子杨广!才是这个罪!魁!祸!首!”
杨勇眼神迷离,一把推开自己怀中的美妾,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手中的酒壶当啷一声跌落在地。
杨勇步伐散乱,歪歪扭扭的走到杨广面前,一把把他拽了起来:“二弟,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才是隋炀帝!!哈哈哈!你才是隋炀帝!”
杨广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当然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看来天幕上的那个未来,自家耶耶和阿娘也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废了杨勇,让他继承了皇位!
杨广一把拽开杨勇的手,慌乱的走到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面前,声音哽咽,泣不成声:“耶耶,阿娘!你们都是知道广儿的,儿臣一项节俭谦虚,怎么会是天幕上的隋炀帝呢?天幕一定是弄错了!一定是这个后人记错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