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啊!你不妨想想,若李显真能成就大业,以他的为人和性情,必定不会亏待曾经支持他的人。眼下边疆战事吃紧,这便是天赐良机。倘若我们能助他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届时,荣华富贵唾手可得,罗家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辉煌可期。如此机遇,怎能轻易错过?”
罗英神色忧虑到了极点,他重重地叹息一声,语气中满是无奈与焦急:“兄长,边疆战事,向来是变幻莫测,险象环生,绝非你想象得那般简单。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刀枪剑戟无眼,生死往往只在转瞬之间。而且,李旦绝非平庸无能之辈,他对李显早有防范之心,必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李显在边疆轻易建立功勋,壮大势力。兄长你此举,实在是太过冒险,犹如在悬崖边缘行走,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满盘皆输啊。”罗昌陷入了沉默,他低下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眉头紧紧纠结在一起,仿佛在内心深处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天人交战,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只有烛火偶尔的爆鸣声打破这压抑的寂静。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执着地看着罗英,一字一顿地说道:“弟弟,为兄心意已决,我坚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艰险,我都愿意一试。只是你我乃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切莫因为此事而生分,伤了兄弟情谊。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罗家始终是我们的根基,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港湾,是我们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地方。”罗英无奈地深深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关切与无奈,犹如一湾深邃的湖水:“兄长,我又何尝愿意与你争执,只是此事关乎家族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我只希望你能谨慎行事,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步步为营。一旦踏上这条路,便如同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再无回头的可能。倘若真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弟弟我自然不会置身事外,定会全力以赴助兄长一臂之力。但你务必时刻保持冷静,切不可冲动鲁莽,以免因一时之失,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罗昌看着罗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的眼眶微微湿润,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好弟弟,有你这句话,兄长便放心了。我们兄弟二人自幼一同长大,一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情比金坚,坚不可摧。只要我们携手共进,相互扶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为罗家谋得一个美好的前程,守护好我们家族的荣耀与尊严。”月色下,兄弟俩的身影清晰而又坚定地映在窗上。他们的身影看似单薄,却又透着一股源自血脉相连的坚韧与力量。他们深知,自己已然深深地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之中,这场风暴,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关乎着皇位的归属,更关乎着罗家的命运。而他们此刻所做出的抉择,将如同命运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便会引领着罗家走向未知的方向。前方的道路,或许充满了光明与希望,或许布满了荆棘与黑暗,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已做好了准备,携手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罗英沉默片刻,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那被月光照亮的庭院,缓缓说道:“兄长,我听闻李旦近日在朝堂上动作频频,不仅加强了对军队的掌控,还在各地安插了自己的心腹。他如此布局,显然是对各方潜在威胁都有所防备,李显之事,怕是困难重重。”罗昌也站起身,走到罗英身旁,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我亦有所耳闻,但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既已选择支持李显,便只能勇往直前。弟弟,你所说的这些,我并非没有考虑过。只是富贵险中求,若能把握此次机会,我们罗家或许能开创一番前所未有的辉煌。”罗英转过身,看着罗昌:“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为今之计,我们需详细谋划,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比如,如何确保李显在边疆战事中既能立功,又不引起李旦过度的猜忌。”罗昌微微点头:“弟弟所言极是。我打算先与军中旧部取得联系,了解边疆战事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策略。同时,我们也要留意朝堂动向,以便及时应对李旦可能采取的行动。”罗英思索片刻后说道:“兄长,我们还需考虑到太后的态度。她宠爱李显,但也不会坐视朝堂动荡。若能争取到太后在关键时刻的支持,或许能为我们增添几分胜算。”罗昌眼神一亮:“弟弟此计甚好。只是太后心思难测,我们需谨慎行事,寻找合适的时机,巧妙地向太后表明我们的立场与计划,争取她的认可。”兄弟俩在窗前伫立良久,继续低声商讨着应对之策,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为罗家的未来,为李显的皇位之路,精心谋划着每一步。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场在越国公府书房中悄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