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禅位大典

大唐晴空万里无云,明晃晃的日光倾洒在大明宫错落的金瓦红墙上,泛起粼粼金光,整座宫殿宛如被赋予了神性的光辉。+b¢o+o_k′z¨u¢n¨._c+o?m~今日,大明宫将见证一场足以改写大唐历史轨迹的盛典——禅位大典。

太极殿内,气氛凝重肃穆。唐玄宗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身上那件华丽龙袍虽依旧彰显着皇家威严,可连日操劳与消藩后的疲惫,让他的面容憔悴不堪。他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心中百感交集。消藩一役,虽成功平定安禄山之乱,解除了藩镇对朝廷的致命威胁,但其中的艰难困苦,唯有他自己深知。如今,心力交瘁的他,自觉无力再挑起治理天下这千钧重担。

沉吟片刻,李隆基缓缓开口,声音虽透着疲惫,却仍不失威严:“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只为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然消藩之战,耗尽朕的心血,如今朕已深感力不从心。为大唐之未来计,朕决定将皇位传于太子李亨。”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顿时一阵骚动,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众人虽早有揣测,但亲耳听闻皇帝决断,仍难掩震惊之色。

张九龄率先走出队列,恭敬跪地行礼,言辞恳切:“陛下圣明!太子殿下仁厚聪慧,英明果敢,定能继承陛下遗志,将大唐治理得繁荣昌盛。′e/z-l^o·o_k\b,o\o/k/.¨c!o`m′”

其余大臣见状,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李隆基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传朕旨意,三日后,于大明宫举行禅位大典,昭告天下。”

三日后,大明宫装点得焕然一新,处处张灯结彩。广场上,禁军身着鲜亮铠甲,手持长枪,身姿挺拔如松,似钢铁长城般守护着这神圣时刻。文武百官身着庄重朝服,依序排列,神色凝重。

巳时一到,禅位大典正式拉开帷幕。悠扬钟鼓之声骤然响起,在大明宫的每一寸空间回荡。李隆基在宦官搀扶下,步伐略显迟缓地登上高台。紧接着,李亨身着崭新龙袍,迈着沉稳坚定的步伐,在众人瞩目中登上高台,恭敬地跪在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凝视着眼前的儿子,眼中满是期许与不舍:“亨儿,自你呱呱坠地,朕便对你寄予厚望。如今,朕将大唐江山托付于你,望你心怀天下,勤勉治国,莫负朕的期望,莫负天下百姓。”

李亨眼中泪光闪烁,语气坚定有力:“父皇放心,儿臣定当全力以赴,守护大唐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d¢i.y-i,k¨a*n~s\h~u-.+c′o+m?”

李隆基微微点头,随后从宦官手中郑重接过传国玉玺,递向李亨:“这传国玉玺,象征大唐皇权,朕今日交予你,望你善用此玺,造福万民。”

李亨双手虔诚接过传国玉玺,高高举起,声音洪亮坚定:“儿臣李亨,承蒙父皇厚爱,受此大位。自今日起,定以天下为己任,不负父皇重托,不负大唐百姓。”

台下群臣见状,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彻云霄,久久回荡。

随后,李亨在众人簇拥下登上龙椅。他目光坚定地扫视台下群臣,高声宣布:“朕自即日起正式即位,改元至德。愿我大唐在新纪元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然而,新帝初立,看似祥和的朝堂之下实则暗潮汹涌。一些老臣虽表面对李亨恭敬有加,内心却对这位新君的施政方针与领导能力持观望态度。而李亨东宫旧部,虽满心期待在新帝登基后大展身手,却也担忧遭受其他势力排挤。

退朝后,在一处静谧偏殿内,几位朝中重臣悄然聚首,低声交谈。

李林甫眉头紧皱,忧心忡忡:“新帝登基,日后朝堂风向难测。我们这些老臣,行事需格外小心。”

杨国忠微微颔首,眼中闪过忧虑:“不错,新帝年轻气盛,又有东宫旧臣环绕,恐怕不会如陛下那般倚重我们。”

高力士在一旁轻轻叹气:“无论如何,我们皆为大唐江山社稷。只要新帝能治理好国家,我们做臣子的,自当全力辅佐。”

而在另一处宫殿,李亨的亲信们也在商讨未来局势。

李辅国满脸兴奋:“殿下如今登基为帝,正是我们大显身手之时。定要抓住机会,助陛下成就一番伟业。”

程元振却面露担忧:“话虽如此,然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那些老臣根基深厚,我们不可掉以轻心,需谋划周全之策,稳固陛下皇位。”

李亨静静聆听众人议论,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朕深知朝堂局势复杂,你们所言极是。如今朕初登大宝,首要之务便是稳定朝堂,团结各方势力。你们切不可因朕登基而骄纵,一切以大局为重。”

众人纷纷跪地,齐声

不想错过《燕山奇谭录》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