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泌入朝随后,李亨命人抬上一箱箱珍贵的宝物,赏赐给各位大臣。大臣们看着眼前的赏赐,心中满是感激,对李亨的态度也愈发恭敬。宴会结束后,李适之对张九龄说道:“看来新帝并非如我们之前所想的那般,只偏袒自己的亲信。他对我们这些旧臣,还是颇为重视的。” 张九龄微微点头:“是啊,今日陛下之举,让我等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往后,我们也应全力辅佐陛下,共保大唐江山。”与此同时,李亨也在筹备设立政务审核机构的事宜。他召见了柳炎,一番交谈后,对柳炎的才华和忠诚深感满意,当即任命他为该机构的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亨按照李泌的计策,恩威并施,朝堂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旧臣们感受到了李亨的恩宠,对新帝的抵触情绪也渐渐消散;而李亨通过政务审核机构,对朝政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强。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一切感到满意。李林甫在自己的府邸中,面色阴沉地对心腹说道:“新帝这一系列举动,看似是在安抚我们,实则是在逐步收归权力。哼,李泌此人,果然有两下子。”心腹担忧地问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新帝一步步削弱我们的权力?”李林甫眼中闪过一丝阴鸷,说道:“别急,先看看情况。新帝虽手段高明,但我们在朝中经营多年,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密切关注朝堂动向,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做打算。”另一边,李亨和李泌也深知,朝堂权力的博弈不会就此平息。他们时刻警惕着,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数。李亨对李泌说道:“先生,如今朝堂虽暂时稳定,但朕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李林甫等人恐怕不会轻易罢休。”李泌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李林甫此人,野心勃勃,且心思缜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过,只要陛下稳扎稳打,继续推行我们的策略,他们翻不起太大的风浪。”李亨目光坚定地说道:“有先生在朕身边辅佐,朕信心倍增。朕定要让大唐在朕的治理下,重现往日的辉煌。”在李泌的辅佐下,李亨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中,如履薄冰却又坚定地前行着。一场场权力的较量,在这看似平静的大唐朝堂之下,悄然上演。而李泌的智慧与谋略,也在这过程中,初展锋芒,为大唐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与转机。随着政务审核机构的逐渐运转,其作用愈发凸显。柳炎尽职尽责,将各类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重要政令皆能及时呈递到李亨面前,让他对朝堂诸事了如指掌。李亨对朝中事务的把控更加得心应手,许多原本由旧臣们自行决断的事务,如今都需经过李亨的首肯。这一变化,虽然看似细微,但却悄然改变着朝堂权力的格局。然而,李林甫等人岂会坐视不管。他们开始在暗中谋划,试图削弱政务审核机构的影响力。李林甫指使亲信在朝堂上散布谣言,称政务审核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延误了诸多重要事务的处理,导致朝廷运转不畅。一时间,朝堂上对该机构的质疑声渐起。李亨得知此事后,心中忧虑。他找来李泌商议对策:“先生,李林甫等人竟使出这般手段,妄图破坏朕的计划。如今朝堂上谣言四起,该如何应对?”李泌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勿忧。此乃李林甫黔驴技穷之策。陛下可命柳炎整理出近期政务审核机构处理事务的详细记录,包括各项事务的处理时间、结果以及对朝廷的积极影响。然后,在朝堂上公开这些记录,让群臣知晓该机构并非如谣言所说。同时,陛下可当众嘉奖柳炎,表彰他的勤勉与功绩,以此来堵住众人之口。”李亨依计而行。在朝会上,柳炎将整理好的记录呈递给李亨。李亨翻阅后,神色严肃地对群臣说道:“诸位爱卿,近日朝堂上对政务审核机构多有质疑。但朕今日看了这些记录,发现该机构不仅没有延误政务,反而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办事效率。柳炎爱卿更是日夜操劳,为朕分忧。朕在此对柳炎爱卿予以嘉奖,希望诸位爱卿不要轻信谣言,一切以朝廷的大局为重。”群臣听后,纷纷低头不语。李林甫心中虽不满,但也只能暂且作罢。经过此事,李亨更加信任李泌,对他言听计从。李泌也深知责任重大,继续为李亨出谋划策,帮助他应对朝堂上的各种挑战。李泌又向李亨建议:“陛下,为了进一步稳固朝堂,您可在科举考试中选拔一批真正有才能且忠诚于陛下的年轻官员。这些新人进入朝堂后,可为陛下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逐渐打破旧臣们的权力垄断。”李亨点头称是:“先生此计甚好。朕明日便下诏,让礼部筹备科举事宜,此次科举,务必选拔出一批贤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