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显亲的物资被焚毁大半,这件事不光让高诞和杜白感到极为恼火。/t^a+y′u¢e/d_u·.·c/o-m-
负责运送的张瑞同样也愤恨不已。
这群蜀军实在是太狡猾了,居然会杀一个回马枪。
也怪自己太大意,觉得他们不会卷土重来。
所以从那些残存的船只逃回来的那一刻。
张瑞就立刻派兵往长安求援,让长安能够尽快拨付御寒物资并再次送往显亲。
可是让张瑞没想到的是,才过了没几天,他就接连两次接到显亲催要物资的军令。
并且在军令中,高诞详细的告诉了催要物资的原因。
既照顾了张瑞的面子,也明示这批物资的重要性。
也正是因为高诞的坦诚,让张瑞觉得十分头大。
御寒物资这种东西,都是每年早早的就开始调配,然后在入冬时节发往各地军中。
那批被烧毁的御寒物资就是如此筹备的。
自己已经往长安求援,可军情之紧急根本等不到长安的物资送来。
张瑞虽然出身天师道,可到底没有撒豆成兵的能力,也没法凭空变出物资来。
显亲不能丢,显亲要是丢了,那天水就完全掌握在蜀军的手里。
陇西三郡同样也会面临丢失的危险。
别人可以不在乎,但张瑞不能不在乎,因为这里是张家的大本营,从张鲁降曹时就苦心经营的地盘。
数代人的呕心沥血才把南安打造成“国中之国”。
哪里是可以轻易舍弃的。
根本就不需要做过多的思考。
张瑞立刻下令从南安强行征发物资。
至于会不会引来民众的不满。
和丢掉南安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有南安在手,张家就是一方土皇帝。
南安丢失,那他就是丧家之犬!
大不了明年给百姓减免一些赋税。
至于百姓在失去御寒物资后能不能活到明年,那就不是张瑞现在所能考虑的。
不过这样的责任,张瑞肯定不会一个人来担。
高诞作为大魏左将军,统率整个陇西四郡。
其余三郡也有一起筹备这些物资的责任。
张瑞立刻将高诞的军令行文其余两郡,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减轻自己的负担。
而其余两郡郡守的顾虑可比张瑞小的多。
百姓的死活影响不了他们的升迁,陇西四郡一旦因为自己的原因失守。
秦王恐怕饶不了自己!
尤其是牵弘,因为他的位置最靠西,距离长安中枢也更远。
一旦显亲丢失,被蜀军截断退路,那自己很有可能会变成瓮中之鳖。=#?6?~?1?_看.书-网° _:×免?^?费?阅2±读>`£
所以陇西郡的搜刮也最为卖力。
而这种搜刮,也终于引来了当地百姓的怒火。
陇西郡地处雍凉交界,本地百姓常年和羌人接触,本就民风彪悍。
现在眼瞅着就要入冬,官府却要从自己的手里抢走御寒的东西。
这跟要自己的命有什么区别?
既然官府不让我活,那就反了他娘的!
谁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的,百姓们开始冲入官府,打死地方官员。
打开武库,用里面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
边地百姓为了生存的斗勇斗狠,也立刻转化成战斗力。
甚至开始尝试着冲击官军。
但官军到底是官军,哪里是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乱民所能相提并论的。
很快,这些造反的百姓就在魏军的手底下吃了大亏。
吃了亏的百姓瞬间化为流寇,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席卷整个陇西。
一时间,整个陇西乱成了一锅粥。
百姓们在流寇和官军的冲击下变得一团糟。
身为陇西太守的牵弘被这种变故弄得焦头烂额。
一边围剿这些化作流寇的百姓,一边封锁他们通往南安的的道路。
并且派人把本地的情况通知到南安和广魏以及远在显亲的高诞等人。
让他们多加注意,免得发生同样的事情。
其实根本就不用牵弘说,南安和广魏就已经早早的发现端倪。
只不过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张家的大本营,一个地处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