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说道:
“学生祖上随昭烈帝入川,也素知昭烈帝爱民之仁。”
“故而家中从不以奢侈为荣。”
“学生虽自幼便知民生之 艰难,但却从未真正见识过。”
“直到此前校长派学生往民间一趟,才知民间百姓之疾苦远甚学生耳闻。”
“一年劳作,十之七八竟然要上交于伪朝之手。”
“留在自己手中的不过二三。”
“而这种日子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好日子。”
“若是遇上战事,还要额外征收税赋。”
“比如此前伪朝钟会入侵汉中,便有数次额外的摊派。”
“与之相比,益州和汉中百姓何其有幸,遇到校长这样的仁君。”
“轻徭薄赋,使民能够休养生息。”
“而陛下之志,又何止益州和汉中之地,这天下本就是汉家天下。”
“这子民本就是陛下的子民。”
“也只有陛下这样的仁君,才会怜爱这天下的百姓。”
听到这里,刘谌开口打断了黄明的话,好好的怎么又开始吹捧起自己来了,这跑题跑的太明显了。
“黄明同学, 你觉得此番举动,对天水百姓的影响如何?”
黄明立刻说道:
“一开始的时候,当地百姓不明所以,畏我等如虎。”
“可后来当他们明白咱们所来为何的时候,便不再抵触 ,甚至还主动和我们接触。”
“我们也是从这时候才知道,百姓哪有什么别的心思,所求者不过一条活路罢了。”
“如果能在活下来的基础上,过上一些更好的日子,他们自然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刘谌点了点头道:
“黄明所言不假,昔日太祖高皇帝便是不满秦人暴政,才奋起抗秦,建立大汉。”
“孝文皇帝在代国见识过民间疾苦,在登基之后着重民生。”
“大汉因此得以走向强大。”
“后孝景皇帝不熄孝文皇帝之政,使得大汉真正的变得强大。”
“这其中,若是没有真正的爱民之心,如何能建立巍巍大汉?”
“朕前番让你们去帮天水百姓收割粮食,就是为了让百姓们以最快的速度感受到大汉的爱民之心。”
“可笑那曹氏以为篡权夺位便能做到取而代之。”
“岂不闻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肃声道:
“学生谨记!”
刘谌让众人坐下后,又说道:
“之前收割粮食的时候,百姓久在伪朝治下,到底还有戒备之心。”
“为了消除他们的戒备之心,朕后来又让人去帮百姓修筑火炕。”
“你们其中就有人参与到这件事中来。”
“哪位同学起身说说感想!”
话音落下,立刻就有人起身行礼道:
“学生赵祥,有话要说!”
“学生家中瓦匠出身,所以此前曾带人往百姓家中帮忙修筑火炕。”
“得益于黄学长他们给天水百姓留下的好印象,学生前往修筑火炕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
“百姓们甚至拿出一些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东西硬塞给我们。”
“不过校长早就有言在先,不得取用百姓分毫,即便不得已取用,也许留下足够的钱。”
“最终学生并没有接受他们的东西。”
“也因此,那些百姓对我等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有时候学生也曾设身处地的想过,若学生是天水本地百姓。”
“遇上朝廷这样的兵马,那简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所以在之后修筑火炕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加的用心对待本地百姓。”
“百姓也更加的对学生好。”
“甚至不止一次的告诉学生,希望咱们能够永远的留在天水保护他们!”
赵祥说完后,又有几个学生在刘谌的示意下站起来讲述自己的感想。
而这些感想无一例外的最终都指向百姓和士兵之间不是互相对立的,是能够融洽相处的。
“昭烈帝曾有言,成大事者无不以民为本。”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以民为本,他们以为的以民为本是以百姓为私产,行掠夺之事,一如如今的伪朝。”
“而昭烈帝的以